一大早,还在睡梦中的李元嘉就被秋柔叫醒。
只因为今日就要出城,前往高阳原祭拜其母宇文昭仪。
在古代,特别是他这种皇室王爵,若是不遵循古孝礼。
一旦被有心人参一本,轻则被严厉责骂、万夫所指,重则丢失爵位成为一介平民!
所谓的德不配位,丢尽皇室的脸面便是如此。
睡眼朦胧中被秋柔亲自伺候着穿衣梳妆打扮后,又草草的解决了早餐,然后才起身出府坐上马车。
有时候李元嘉都在想,如若没有这狗系统,自己舒舒坦坦的当王爷那该多好!
从王府出发,穿过繁华的东市,然后一路直往启厦门而去。
出了启厦门后走上官道,在马车一阵摇晃中,半个时辰后便是到了高阳原。
高阳原位于长安城西南十公里,是一片高地,近旁有潏水和泬水流过。
许多不能陪葬皇陵的皇亲贵胄皆是安葬于此,这里也成为了唐代极大的墓葬区。
到了高阳原便需要下马车徒步而上,祭奠之物早有下人携带。
李元嘉带着秋柔一路而上,侍卫们在四周警戒防守。
尘归尘土归土,看着满眼的墓碑,想象着多年以后此地将成为盗墓贼的狂欢地,他不由得有些唏嘘。
不多时,便是已经来到宇文昭仪的墓前。
说不出什么感受,毕竟穿越而来时就已经离世了,并没有接触过其人。
死者为大,恭恭敬敬的磕了头祭奠以后,他便肃穆的闭上眼睛沉思。
如若努力做出一副悲伤,那就真的是对死者不敬了,这点原则他还是有的。
众下人见到李元嘉如此,也不敢打扰,只当是王爷心中悲痛。
倒是秋柔在一旁,不断悲伤的抹着泪水,那是真真正正的梨花带雨。
在祭奠完宇文昭仪后,车驾又原路返回长安城。
当回到东市的时候,李元嘉却是命令马车停下。
下了马车后带着秋柔和部分王府护卫往东市而去,其余的下人尽皆遣回王府。
原因则是,他想起了府中难以下咽的食物,打算着在东市看看能不能买到一些前世的做菜佐料。
酱油什么的就别想了,这个时代哪有这类东西。
但是能买到原料,自己也能凭借着前世的记忆尝试制作一番。
“殿下,我们不是要买做菜佐料吗?怎么来药房了?
看着跟前的药房,秋柔一脸的疑惑。
“有些药材也可用于烹煮......算了!说了你们也不明白!
面对的众手下的疑问,李元嘉不打算解释了。
这些东西解释起来太麻烦了,他是主子他说了算就是了!
随后便在众人疑惑中,药房老板伙计千叮咛万嘱咐不要胡乱用药中,许多种药材都被扫荡一空。
吩咐完送去徐王府后,带着茫然的秋柔前往下一处。
不得不说,长安城的东市极为繁华,商贾云集,各个行当琳琅满目。
而随着不断的采购,李元嘉虽说并没有很满意,不过也觉得不虚此行了!
相信回府之后,定是能极大的改善自己的伙食。
虽然还在守孝期,不能太过于放纵,但至少不会出现难以下咽的情况了。
正在这时,他忽然发现前方有大量的人聚集着,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
本着前世的八卦之心,自也是走了过去。
身旁的护卫早早会意,手搭在佩刀上,拿出气势开起路来。
被拉开的原本还想怒骂,见到这些护卫瞬间怂了,心中明白有贵人老爷到了,于是纷纷让开。
李元嘉走向前一看,便是看到一位身材极为削瘦、身穿锦袍年轻公子正向前方怒目而视。
其身旁有几个下人围着,只是各个鼻青脸肿,低声痛呼。
在他们的前方站着一名身穿粗布麻衣,看起来大约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那年轻人虽说穿着打扮一看就知道是贫民,但却长得极为高大魁梧,且生得面如冠玉、英气逼人!
站立前方就如同一杆挺直的标枪,一看就知道手底下有真功夫。
此时年轻人的后方地面上,半跪着一名长得颇为俏丽的女子,正惊惧的擦着眼泪。
“狗贱民!劝你少管闲事,竟敢得罪我们公子!年轻公子哥的下人怒喝。
那年轻人微微皱眉,朗声说道:
“长安乃是帝都,朗朗乾坤,尔等竟是做出强抢民女之事!天子脚下,还有没有王法了?
听到年轻人的话,李元嘉不禁对其心生好感,心中更有了收服为心腹的打算。
如此正义感爆棚的年轻小伙谁不爱啊?
而且还有真功夫在手,看起来对付这些个侍从,游刃有余轻松不费力。
不过,长安城虽说是帝都,可终究是会让年轻人失望了。
唐朝武德元年改隋京兆郡为雍州,置雍州府。
此时的长安城由雍州府管辖治安,雍州牧乃是杨恭仁,从二品,乃是一个老好人。
长安城中不止人口众多,更是聚集着许许多多的开国勋贵,许多子弟又依仗着承祖上蒙荫为非作歹。
这个是开国功勋之后,那个是关陇勋贵集团后人,一旦发生纠纷将会十分麻烦。
这也正是李二任命他为雍州牧的原因!
毕竟一个性子恬淡的老好人谁也不会得罪,只要和稀泥就行了。
自杨恭仁之后,雍州牧这职位才由亲王兼任,实际事务由长史处理。
直到开元年间才改为京兆府,设京兆尹管辖,其他机构辅助管理,当然这是后话了。
这边李元嘉脑海中刚闪过这些前世记忆,果不其然的那年轻公子哥就嚣张的说道:
“王法?哼!你这贱民懂什么王法?雍州长史刘大人乃是我叔叔!
“你这混账竟敢冒犯我,该死该死!
“还有那小贱人,小爷看上你是你的福分!还敢反抗?看小爷怎么弄死你这贱人!
年轻公子哥气急败坏,不断的高声怒骂着。
四周看热闹的民众似乎早已经知道他的身份,尽皆畏惧不已,不敢出声。
到了此时,李元嘉自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当街强抢民女,少年仗义出手,老一套的桥段了。
听到竟是雍州长史的亲侄子,年轻人脸色晦暗的对着身后道:
“姑娘你快走吧,此事......我一人担下便是!
他本想来长安闯荡一番,最好能为自己谋一个好去处,没想到初来乍到竟是惹上了这等麻烦。
别说自己一介平民,就算是官宦子弟也得掂量自身,能不招惹就不招惹。
毕竟是从三品的雍州府长史,只看负责京师治安更比地方长史要高一等!
只是苦了自己的老父,还在家中辛苦务农,以后没了依靠。
正在年轻人心中苦涩,觉得大难临头之时,却是猛然听到前方传来叫好声:
“好!兄台敢作敢当,是一条好汉子!
年轻人举目看去,只见一位身穿白色素服的高挑公子越众而出。
看起来只是十五、六岁,身上的也只简单的白色素服,却也掩盖不了身上的儒雅气息。
恍惚间,似是从书海中漫步而出的温润佳公子,遗世而独立!
儒雅公子正是李元嘉!
从小便喜爱读书,府中藏书更是全大唐之最,自然是养出了出尘的儒雅气质!
“是哪个不长眼的?
雍州长史的侄儿恼怒至极,竟有人当面拆他的台。
刚转过身子,没想到迎来的是李元嘉的沉重一脚。
霎时间巨力传来,腹部传来可怕的绞痛,随即如一只虾般躬了起来。
紧接着倒在了地上,发出沉重压抑的痛苦哀嚎。
一时间的巨变,让得周遭的侍从都没反应过来,都像傻了一般。
李元嘉却是看都不看他们一眼,嘴角含笑着朝见义勇为的年轻男子走去:
“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今日见兄台所为,方知何为侠义!
年轻人不敢托大,连忙行礼,他知道今日是遇到贵人了。
如此气质谈吐,只有贵人老爷才能养得出的啊!
而且,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八个字,让得他感同身受,心中轰然作响,滚烫的气血直冲脑门。
“不敢不敢!薛礼只凭一腔热血行事,当不得贵人的盛赞!薛礼边行礼边急忙回道。
正在行礼的他没有看到,当他说出薛礼这个名字的时候,李元嘉已经瞪大了双眼。
我擦!
薛礼?
唐初末年,勇冠三军的一代名将薛仁贵?
这是......来市场进货,顺路再捡捡名将的赶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