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绿茶知青发家致富钓糙汉宋念华许明珊:全章+后续(宋念华许明珊)热门完本小说_小说推荐完结穿书七零:绿茶知青发家致富钓糙汉宋念华许明珊:全章+后续宋念华许明珊

作者:燕回闪 更新时间:2025-07-30 21:49:39

现代言情《穿书七零:绿茶知青发家致富钓糙汉宋念华许明珊:全章+后续》,由网络作家“燕回闪”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穿书七零:绿茶知青发家致富钓糙汉宋念华许明珊:全章+后续穿书七零:绿茶知青发家致富钓糙汉宋念华许明珊:全章+后续,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最具实力派作家“燕回闪”又一新作《穿书七零:绿茶知青发家致富钓糙汉》,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宋念华许明珊,小说简介:”“自己家孩子,下乡当了知青,觉悟好,又有能力,有想法,一心要帮农民老大哥干的实事!”“这不,我带着她求到你头上了。”“哦,念华同志是吧。”周副厂长挺着个啤酒肚,看向宋念华的眼中有些惊讶。自己家孩子?老林这个老滑头,向来说话办事留三分,今天怎么这么痛快,这是真想帮忙了!可这孩子也小了吧!知道厂子咋办...

展开

第16章




林主任沉吟片刻,终于带着宋念华去找厂里主管后勤的。

一位姓周的副厂长。

终于见了‘真佛’,宋念华暗叹了声‘林主任这个老狐狸’,总算开始办事了,她‘乖巧’笑着,沉默不语。

林主任率先上前,“老周,这就是我昨天跟你提起,要跟咱们租机器的小同志,叫宋念华。”

“自己家孩子,下乡当了知青,觉悟好,又有能力,有想法,一心要帮农民老大哥干的实事!”

“这不,我带着她求到你头上了。”

“哦,念华同志是吧。”周副厂长挺着个啤酒肚,看向宋念华的眼中有些惊讶。

自己家孩子?

老林这个老滑头,向来说话办事留三分,今天怎么这么痛快,这是真想帮忙了!

可这孩子也小了吧!知道厂子咋办吗?

宋念华连忙上前几步,笑容满面道:

“是我,周厂长您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宋念华,是黔省云林县跃进公社宋家屯脱粒厂的厂长,同时,也是下乡插队到村里的知青。”

“我这次来,是想跟您谈谈出租机械的事,你不知道,我们那里土地不肥,只能种些玉米高粱这样的粗粮,乡亲们还在用手工脱粒,用石磨磨粉,费时又费人力。”

“每每看到乡亲们脱粒时,双手被扎的一道道血口子,看着他们推着石磨,累的满头大汗,腰都直不起来。”

“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我心疼乡亲们啊!!”宋念华叹声,随即神情又严肃起来:

“国家号召我们下乡,就是帮忙乡亲们建设农村的,我们要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 ,并落到实处。”

“知青们也能各展所长,更好的建设农村,所以,我才来到贵厂,想要寻求帮助,我想租赁贵厂的机器。”

旁边,林主任没说话。

周副厂长的眼神飘忽,静静听着。

宋念华知道有门,来京市之前,她仔细‘盘问’过林娇娇,知道周副厂长曾经欠林主任一个大人情。

什么公社?什么屯?

周副厂长听都没听过,他会留在这儿,是看林主任的面子,“你们想租什么机器?怎么个租法?”

宋念华从包里掏出笔记本,“周厂长,我们开的是脱粒厂,想租几台玉米脱粒机,高粱脱壳机,制粉机,打谷机这一类的机械,具体还得看咱们厂里有什么。”

“机器旧的就行,只要能用,我们不挑。”

“付租金的,而且,我保证,等我们把厂子办起来,就把这些机器都买下来,不会让厂里吃亏待的。”

宋念华拍着胸膛。

旁边,林主任看向听着眼神发亮。

把还没开起来的‘厂子’,说的天花乱坠,这孩子,是个干销售的料儿。

不用他帮腔,人家孩子自己就发挥的挺好!

周副厂长惊讶,“这机械可贵,你们能租得起?”

“租不起也得租啊,我们这些知识青年,是一心一意建设国家的,我知道贵厂也肯定愿意帮助农民,但我们不能占国家的便宜,租金,咬着牙我们都会给。”宋念华一脸认真。

她要办正规的脱粒厂,厂里的机械来路必须正规,得有机械厂给开的证明。

“只不过,我们都是穷知青,可能给不了那么多。”

周副厂长瞥了林主任一眼,沉吟片刻道:“当然,我们会考虑你们厂的能力,不会漫天要价的。”。

他们厂子产量大,宋念华要的这些东西,正是济省返修堆在仓库的,放着也是放着。

租出去还能给厂子增加些额外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更关键的是,还了老林的人情。

“你们建设农村是好事,厂里也得帮着做点贡献,为农民老大哥添砖加瓦嘛!”

他大方应下,给了一个很优惠的价格,喜的宋念华眉开眼笑,连声道谢。

然后,周副厂长直接带着宋念华和林主任去了仓库。

宋念华在一排排各种小型机器中,找到能让自己挣到第一桶金的脱壳机。

“周副厂长,这种玉米脱壳机,我想租两台,脱粒机也借两台,制粉机两台,你看,行不行?”

她两眼发光问着。

这些农用机,都是小型的,厂子想盈利,最起码得有两套生产线才行。

“可以,反正你付租金,跟我办手续去吧。”周副厂长大方应下。

“好咧,谢谢周厂长。”

宋念华笑的灿烂,转身往外走时,一眼看见堆在角落里的一个三蹦子,天蓝色的车身落满灰尘,没有后斗,只剩下个车头。

“周副厂长,这个三蹦子,能一起租给我吗?”

她惊喜出声。

“这个......”周副厂长惊讶,“这个三蹦子只剩下个车头,车斗坏掉了,你租去干什么用啊?”

“周厂长,我是这么想的,既然开了脱粒厂厂,就要对整个云林县所有公社大队的农民兄弟服务。”

“厂子建在宋家屯,总不能让附近的村民们扛着几百斤,甚至几千斤的玉米来我厂里脱壳。”

“我办厂是为农民减压的,不是额外增加体力活的,所以,我一直想给厂里找个运输工具。”

“这三蹦子就挺好,没有车斗没关系,我看你这仓库里有几个拖拉机的车斗,配上就行了。”

周副厂长惊讶,“三蹦子配拖拉机的车斗,你、你怎么想到的?这小头拉大车,能行吗?”

简直胡闹!!

“怎么不行,我们厂刚开,一切从简,反正就是拉些玉米高粱的,能用就行。”宋念华笑着,伸手去摸三蹦子车头,一副‘爱惜’模样:“这就很好了,我本来还打算去学赶牛,雇村里的牛车拉粮食呢!!”

“同志说过,‘艰苦朴素’是我们的传家宝,能培养我们的毅力和耐力,我知道,开厂的路上,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会努力去克服这些困难的。”

宋念华斗志昂扬道。

她的一番话,倒把周副厂长说的心中唏嘘,开始正视面前的小姑娘,。

十几岁的年纪,之前在城里也是衣食无忧的乖乖女,怕是连老牛都没见过几次,现在为了建设农村,费心费力,竟然还打算赶牛车......

孩子都有这样的觉悟,那他们这些当大人,怎么就不能帮一把手呢!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11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