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热文《大明南天门》朱雄英蓝玉今日阅读更新_《大明南天门》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作者:爱吃花豆炖猪脚的瓜田 更新时间:2024-07-07 00:33:38

《大明南天门》主角朱雄英蓝玉,是小说写手“爱吃花豆炖猪脚的瓜田”所写。精彩内容:洪武元年,一个研发过\...

展开

第2章 水利兴邦

当天夜晚,我连夜绘制了一份详细的水利工程草图,标注了引水渠道、灌溉系统和堤坝的设计。

我计划修建一个贯穿南北的大型水利工程网络,以解决旱涝不均的问题,提升农业产量,并为未来的工业化打下基础。

次日一早,我将草图带上朝堂,准备在早朝上提出这一大胆的设想。

大殿内,文武百官齐聚一堂,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神情威严。

我深吸一口气,向前一步,俯身一拜。

“皇爷爷,孙儿有一项建议,希望能为大明的繁荣做出贡献。”

我恭敬地呈上草图。

“哦?

雄鹰,你且说说看。”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显然对我的提议产生了兴趣。

我指着草图,详细阐述了我的计划:“此水利工程可贯通南北,引水灌田,调节水患。

大明的农田将得以充分灌溉,农民不再担心旱涝灾害,粮食产量也将大幅提高。”

我话音未落,文武百官中便响起一片议论声。

右丞相李善长首先站了出来,他眉头紧锁,显然对我的提议持怀疑态度。

“太孙殿下,此计划虽然宏伟,但修建水利工程耗时耗力,所需人力物力不菲,而且大明各地地形复杂,工程难度极大,恐难以实施。”

他语气中透着担忧。

另一边,户部尚书胡蓝则面露喜色,显然对我的提议颇为赞赏。

“太孙殿下所言极是,大明正处于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若能修建如此规模的水利工程,必能大大提升粮食产量,保障国泰民安。”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他注视着草图,目光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雄鹰,你的想法很好,但这水利工程的实施难度很大,如何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若工程未能按时完成,或中途停滞,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知道朱元璋的担忧并非无理,他担心的是工程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我必须给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打消他的疑虑。

“皇爷爷,孙儿己经考虑到了这些问题。”

我坚定地回答,“首先,我们可以采用分阶段实施的方法,从各地小型水利工程开始,逐步扩展至全国。

其次,孙儿会亲自监督,确保每一项工程都能按计划进行。”

朱元璋点了点头,显然对我的回答感到满意,但他依然没有完全放下心来。

“雄鹰,水利工程固然重要,但若因耗费过大,拖累国库,反而得不偿失。

你可有具体的财务规划?”

这时,财政大臣吴伟上前一步,神情严肃。

“陛下,太孙殿下的提议固然伟大,但国库目前己经因战争支出而捉襟见肘,若再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恐怕难以支撑。”

我早己预见到这一点,迅速回应道:“大人所言极是,但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资源调配,将财政压力降至最低。

首先,可以号召各地官员和富商捐助,以公益的名义修建水利工程;其次,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动员民众参与,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吴伟显然被我说服了,点头道:“太孙殿下所言有理,若能如此实施,确实可以减少财政压力。”

接下来,我着重强调了现代科技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我们可以引入新型的测量技术和施工方法,提高工程的效率和精度。

例如,使用我带来的先进测量仪器,可以精确测量河床和地形,制定更加科学的工程方案。”

一名工部官员王德勇听后,激动地站了出来:“太孙殿下,若真能如此,工程的实施效率必将大大提升!

我愿全力支持您的计划。”

然而,仍有一些保守派官员对此表示怀疑。

“太孙殿下的想法虽好,但我们从未听说过这些先进的技术和仪器,它们真的能如您所言,带来如此大的变革吗?”

我知道他们的疑虑源于对新事物的未知与不信任,但我深信,只有不断尝试和革新,才能带来真正的进步。

“各位大人,请相信,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必将为大明带来光明的未来。

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必须勇于尝试新的方法,才能实现真正的繁荣。”

朱元璋深深地看了我一眼,脸上露出了一丝难得的微笑。

他沉声道:“雄鹰,你的提议让我看到了大明的未来。

虽然这条路充满了挑战,但朕愿意相信你。

你有这个胆识和智慧,去开辟一个新的时代。”

他转向群臣,声音庄重而坚定:“从今日起,朕命工部与太孙共同负责这项水利工程,务必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为大明的百姓造福。”

“臣等遵命!”

群臣齐声应和,殿内一片肃穆。

我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挺重的,但信心满满!

作为一名穿越时空的科学家,我要运用我的智慧和技术,为大明开辟一个全新的未来。

水利工程只是个开始,我还要把更多的现代科技引进这个古老的帝国,让它重焕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