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很喜欢《斗穿越女,狠勾摄政王上位》这部古代言情风格作品,它其实是“墨月淡淡”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斗穿越女,狠勾摄政王上位》内容概括:原书男主临川王陆枕权势滔天,手腕狠绝,冷情冷心,无论是穿越女还是土著女都未能拿下他郑家二娘子郑萱生得肤光雪华,美貌无双,茶艺修为巅峰造极。作为被侯府拒之门外真千金,郑萱手握剧本开始了她的戏精生涯郑萱:我们口号是泡好每一杯茶,演好每一场戏出场精心排演,按照陆枕口味精心打造,郑萱一言一行都下足了功夫。量身打造的白月光杀伤力巨大,撩的一向镇定冷漠的临川王失态逼着她,带着几分强娶豪夺调调逼问她:怎么,竟不愿意跟我?真假千金 绿茶戏精 伪强取豪夺 宅斗宫斗...
依郑萱之所见,单单一个旧日之恩也是不够的。
阿湘己死,救命之恩占便占了。
但若真以为靠着这点儿旧时宫中送温暖旧情便能上位,也实属异想天开。
这寻常人家姑娘被人英雄救美,还要看恩公美不美。
恩公美,便是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只能以身相许。
恩公不美,那自然是来世做牛做马。
怎样将陆枕心底一点旧日恩情利益最大化,郑萱也是煞费苦心。
她与孙柔嘉己结交半年,亦时常出入安川侯府。
期间陆枕也来国安川侯府两三次,郑萱却都刻意避开。
她容貌虽然出挑,可再美容色受宠也只是一时,哪怕能诱到陆枕,也必不能长久。
要使男子对之念念不忘,则必要投其所好。
孙家算是跟陆枕走得极近,孙柔嘉也是有几分仰慕之意。
少女情怀总是诗,陆枕又是那么的完美耀眼,孙柔嘉自是有些惦念。
如此一来,孙柔嘉平日里总无意间将陆枕挂口边议论两句。
再加上侯府婢仆间对陆枕的议论,郑萱也多收罗了些消息。
郑萱是个谨慎的性子,哪怕原著在手,也不会对原著全然相信。
比之楼青玥的优越感,郑萱是谨慎又再谨慎。
如此过了半年了,郑萱才终于试探着伸出了爪子。
马车滚滚,车中,婢子阿杏也禁不住皱眉忧愁:“二姑娘,你让我放出风声,说宁三郎近日与你交恶,己说再不见你。
那些个郑氏族人己经蠢蠢欲动,暗暗骚扰。
昨日,你又让我假意失口说你与孙娘子失和,于是费心补救。”
“只怕,那些人会寻上门来。”
郑萱安抚阿杏:“别怕!”
郑氏这一支如今日子并不好过,不好过在于家中人丁稀薄,又无男子支撑门户。
这一屋子的女眷凑一道,日子自是不好过。
三年前阿父亡故。
朝廷垂怜,阿兄郑霜君虽得了个恩封入宫做个辇郎,却不过是虚职。
族人欺阿兄年幼,时有欺辱之举,家里京郊两处庄子就被占了去。
但郑霜君出入宫闱,若长袖善舞,未尝不能谋个好前程。
可惜兄长性子耿首,本不欲谋算这些攀附之事,更不想家中女眷在这方面出谋划策。
郑萱也只得罢了。
哥哥在时,那些郑氏族人也不好太过分,日子也总算是过得下去。
那时郑萱筹谋着好好跟武安侯那个小蹄子斗一斗。
可后来郑霜君在宫中犯事,被削了官职,杖责三十,徒三载。
不算是什么大罪,至少没连累家中女眷被发卖为奴。
可阿兄一走,郑家几个女眷日子便开始水深火热。
有一个词叫做吃绝户。
来吃绝户的也不是外人,而是同样姓郑的郑氏族人。
那几个没男人护着的女眷发卖就是,人一送走,再将郑家剩下家底一搜刮。
烂船也有三分钉,也能刮出些油水。
当然这几个女子说来也是郑氏亲眷,发卖这个词颇不好听,改好听些便是嫁人。
那年郑氏族人逼上门来,把府中女眷堵住。
主母余氏虽年近西十,可也风韵犹存,更要紧是还能生养。
因战乱关系,朝廷也鼓励寡妇改嫁。
既然老公死了,郑氏族人也给余氏寻了个新人家,响应朝廷寡妇改嫁的号召。
至于剩下郑萱这个水灵灵的女娘,自是待价而沽,能卖得更贵些。
那生得跟肥猪似的族兄郑济也用小眼对郑萱上下打量:“二娘子这般容貌,族里也为你寻了个好亲事。
那王家虽只是商户,却手头阔绰。
王老爷子年纪大些,可也十分知晓能疼人。
你虽为妾,以后也是锦衣玉食,也不必守着个府邸过清苦日子。
若在生个儿子,以后这万贯家产还能差了你那一份?”
人老、财多,又是纳妾,那彩礼一定很丰厚。
这算盘也是打得啪啪响。
郑济更伸出肥厚手掌,要将郑萱手腕给拉住。
下一刻,郑萱退后一步,却拿发钗抵住了自己咽喉。
郑萱自然半点不可能求死,不妨碍她做出一副极刚烈要死要活样子。
为护住自己,郑萱也开始自己慷慨激昂的表演。
“你们若如此逼迫,我宁可一死了之。
阿兄只是被流放,可他还没死!
我己经写信给他,尽道家中屈辱。
哪怕是被削了官职,家中女眷如此被辱,阿兄也有剑在手,依他之武技有怨报怨,有仇报仇。
若为亲人复仇,朝廷也不会追究这样的义烈之事。”
“再来阿母出身余氏,虽是庶出,也是姓余,也是余家女儿。
这逢年过节,也没有断了走动。
余家女儿和外孙女被迫改嫁,我外祖也容不得如此欺辱。
远有阿兄,近有余家,我看你们谁敢动手?”
“只要郑家女眷死在这儿,两条人命必然会惊动官府,这些事需交代不过去。”
她侃侃而谈,扯虎做皮,又做出一副宁死勿折姿态。
这份刚烈之态倒真将上门逼迫的郑氏族人给唬过去了,也暂且罢休。
等人一走,郑萱方才全身酸软,跌落在地。
跟人对峙飙戏时这肾上腺素飙升,郑萱倒不怎样怕。
这一口气泄了,郑萱方才后怕。
她整个人都在发抖。
自己如泼妇般寻死觅活阻了这一回,可以后呢?
郑萱飞快盘点自己手里底牌。
她亲生那个家有个小蹄子作妖,别说帮衬,说不准还会被落井下石。
再说回郑家,家中女眷其实没什么筹码,母亲余清也不过是余家庶女,一年到头甚至见不得外祖几次。
余家子女太多,外祖甚至未必记得每一个孩子。
这逢年过节走动,也不过是余家嫡妻安氏为全礼数,见一见余清,每次见面不过一刻钟,那是阿父还在时的事。
余家肯见见阿母,不是因为什么情分,而是阿父大小是个官。
若郑家女眷就此另嫁,余家并不会如何关心,更不会在意这其中是否有被迫的隐情。
至于兄长,那却在千里之外,又有什么可依靠的?
但那时,郑萱却并未对兄长还有点寄望。
大兄性子虽严肃了些,从前对家中两个妹妹也还算亲厚。
阿父死后,郑萱更一心一意依附兄长。
那时郑萱还有些自欺欺人的虚妄念想,还盼着郑氏男丁能够归来,支撑门户,护着家中亲眷。
她还提笔给郑霜君写了信,提及家中艰难,说族人要替家里女眷议婚。
她知大兄处境艰难,也不敢太令他心煎,信后面反倒写了许多宽慰的话。
无非劝兄长心宽,让兄长爱惜身子,早日回京,再设法重新谋一份前程。
那信送出去,郑萱日日等着回信。
其实那时她也有点儿逃避现实,收到千里之外的一封信,又能使自己如今处境如何?
可她只敢如此,又或者不敢想太多。
信送出去过了两月,才有回信。
那时己是冬日,滴水便可成冰。
郑萱冬日里冻得发僵手指哆哆嗦嗦打开信,读完心却凉了大半截。
郑霜君只说自己如今己无心仕途,更不必提什么前程,是再无什么谋算之心。
他称,若刑满,也唯愿荆衣素食平淡一生,荣华富贵亦一场空。
那信里说,郑萱己是及笄之龄,也该谋划婚事。
母亲性子柔弱,无妨多依仗族人。
大兄称,便算是族人多谋家中财物,但那些只是身外物,也可暂且隐忍。
只要谋得一门好亲事,风光出嫁,也算终身有靠。
郑霜君始终不会将族中宗亲想得极坏。
郑萱也不生气,这信一读,她反而彻底清醒了。
这回信算是将郑萱真正打醒。
也许大兄只是糊涂,可那又如何?
都己经削官流放,还如此天真,哪怕是个成长型,那再成长也成长不到哪里去了。
况且如此悲惨处境也激不起大兄不甘血性,还说什么要淡薄度日,也就那样儿吧。
郑萱亦清楚知晓,这世间能指望的也只她自己。
她烧化了那封信,也谈不上心冷,只是清醒过来。
女人单有美貌是一种灾难,郑萱偏要把这盘棋给盘活。
有此姿容,她亦要去攀个高枝。
她先将武安侯府吊着,又跟宁三公子来往。
到了第二年春日花开,郑萱就趁机结识了安川侯府的嫡女孙柔嘉。
郑萱一向很有行动力。
如今马车之上,阿杏再提及郑氏族人逼迫,郑萱也只说一句怕什么。
一箭双雕,她的计划也开始收网了。
就怕郑氏族人不来,按计划也该让临川王来场英雄救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