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架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字体大小
A-
18
A+
页面宽度
900

第1章

精彩节选


城里大表姐打来电话,说要给胡小爱做介绍,对象是他们厂里搞供销的大学生。胡爹对着话筒一个劲地点头,咧开嘴笑,女儿小爱终于长成一个大姑娘了,出落得五官清秀,肤色白里透红,走在街上不乏回头率。其实小时的她邋里邋塌,穿着大人的旧衣服,流着鼻涕,痴呆的样子被村里人耻笑为“傻女”。 她这种傻从来就有,记得三岁过年时,姑爷给本家的孩子发压岁钱,每人十元。小爱听从大人的教导,扑通跪下向姑爷磕了三个响头,可姑爷就不把那张十元的钞票给她,其他的孩子每人都有一张。

尤其胡妈,对这一刻似乎早已有些迫不及待,兴奋地凑到小爱跟前说,“要得哩!是大学生,还是搞供销的,配你绰绰有余,你就不要三心二意了,早点去打结婚证!”但她马上又慎重地说,“没打结婚证之前,千万不要和他睡觉,不管他怎样花言巧语,你一定要立场坚定;如果他硬要那样,你就要他先打结婚证。你晓得吧,这才是女人的厉害,你千万莫忘记!”

小爱应付地点点头,实际上她有些害怕,因为如果和那个男人见了面,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尽快地和他“睡觉”,其它的都可以放在一边,而这是不能向父母讲的,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的女儿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对他们来说是个永远的谜了。胡妈打开衣柜,一件又一件地为女儿试衣,要小爱打扮客气点,平时的“马虎相”会把男人吓跑的。小爱穿上又脱下那件宽肩膀的新西服(这是胡妈硬要她试的),总觉得不自在,觉得相亲不该这样“装相”,还是换上平时的旧衣服,得让男方看见自己平时真正的样子,才对得起他。胡妈不甘心,跑到集市上买了件时尚的紧身毛衣,要小爱穿上,小爱死活不穿,还说了一句“用不着这样着急,我还一点儿也不急!”。胡妈顿时傻了眼,怔怔地讲不出话来。

小爱关上门,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长相,观察了足足一个小时还不满足,又把窗帘遮得严严实实,在这寒冬腊月里把自己脱得精光,细细打量自己的身体,不由得有些垂头丧气,因为这该死的冬天,使她的小肚子凸起了许多,脸上也有些浮肿,看上去显得粗俗。她开始拼命地扭动起来,以为那多余的肉会在一瞬间奇迹般地消失,然后又用香皂把脸擦了一遍又一遍,挺起胸(虽然已经用罩子系得紧紧的,可还是格外打眼。胡妈说胸一定不能大,大了就是被男人摸过了,嫁不出去了),学着明星的样子走步,忍不住唱起了歌儿,真想让大表姐立刻带对象来给她看看,到底给她介绍了一位怎样的帅哥?说不定是个可以托付终生的美男子?而且也许被介绍的这位大学生什么都不在乎,不管她有怎样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地位,也还是喜欢她,爱她……那她就怀着赴死的决心,用双倍的爱来补偿他,就像老电影《刘巧团圆》里唱的:“俩个人学文化,纺棉花,他帮助我,我帮助他,做一对模范夫妻也不差”。她可以安心地在他提供的环境里面继续画画,学外语,写自己的恋爱日记,这有多好啊!……但如果她就这样糊里糊涂地结了婚,生下孩子,她没有工作,哪有能力养孩子?想到自己和孩子将要被男人供养着,她就受不了。

一到大表姐家,胡妈就连珠炮似地向表姐和姨妈诉说小爱这一路上的罪状:进了好几家服装店,可就是不肯试穿衣服。大表姐和姨妈不约而同地盯向小爱,忽然姨妈“啧啧”地摇头,她发现小爱肮脏的牛仔裤屁股后面竟有一个小洞,从洞眼里看去,明显地看见里面。姨妈犀利地说,“讲话要有分寸,走路要得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像个闺女的样子。”姨妈还劝小爱改掉陋习,注意打扮自己,谈到自己的三个女儿,她似乎很有些得意,因为她们都嫁了好人家(个个都是抢手货),而且都是她完全看上了,才叫女儿嫁的。她说她看人的眼光是很毒的,很准的。

胡妈连连点头,要姨妈这一次一定要给小爱参谋参谋。小爱羞耻极了,恨胡妈怎么这样怯弱地迎合别人,但她又不由自主地装出顺从的样子,拘谨地看着电视,全身崩着像要把某个难看的部位藏起来。大表姐看见她的口袋里有一个小本子,问这是什么?

小爱赶紧把本子抓在手里,生怕表姐会抢过去看,这是她的日记,她原是准备用它来打发相亲这段枯燥时间的。然而大表姐鄙夷地望都不望,像是故意保持距离地厉声道:“怎么,你还在看书?赶快把书扔掉!你知不知道,你总是皱着眉头一副蠢样子,显得不自然,已经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快把衣服换上!相亲不成也不能把自己弄成‘马妇’”!

“她哪里是看书,纯粹是在装,以为这样就是臭知识份子了。好的,我回去就把那些书烧掉!”胡妈像孩子一样兴奋地应合着,姨妈和大表姐都连连摇头,“啧啧”地感叹。

小爱怯了,二话没说就换上了新毛衣,毛衣紧贴着身体很不舒服,感觉像一只扒了毛的肉火鸡。


城里大表姐打来电话,说要给胡小爱做介绍,对象是他们厂里搞供销的大学生。胡爹对着话筒一个劲地点头,咧开嘴笑,女儿小爱终于长成一个大姑娘了,出落得五官清秀,肤色白里透红,走在街上不乏回头率。其实小时的她邋里邋塌,穿着大人的旧衣服,流着鼻涕,痴呆的样子被村里人耻笑为“傻女”。 她这种傻从来就有,记得三岁过年时,姑爷给本家的孩子发压岁钱,每人十元。小爱听从大人的教导,扑通跪下向姑爷磕了三个响头,可姑爷就不把那张十元的钞票给她,其他的孩子每人都有一张。

尤其胡妈,对这一刻似乎早已有些迫不及待,兴奋地凑到小爱跟前说,“要得哩!是大学生,还是搞供销的,配你绰绰有余,你就不要三心二意了,早点去打结婚证!”但她马上又慎重地说,“没打结婚证之前,千万不要和他睡觉,不管他怎样花言巧语,你一定要立场坚定;如果他硬要那样,你就要他先打结婚证。你晓得吧,这才是女人的厉害,你千万莫忘记!”

小爱应付地点点头,实际上她有些害怕,因为如果和那个男人见了面,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尽快地和他“睡觉”,其它的都可以放在一边,而这是不能向父母讲的,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的女儿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对他们来说是个永远的谜了。胡妈打开衣柜,一件又一件地为女儿试衣,要小爱打扮客气点,平时的“马虎相”会把男人吓跑的。小爱穿上又脱下那件宽肩膀的新西服(这是胡妈硬要她试的),总觉得不自在,觉得相亲不该这样“装相”,还是换上平时的旧衣服,得让男方看见自己平时真正的样子,才对得起他。胡妈不甘心,跑到集市上买了件时尚的紧身毛衣,要小爱穿上,小爱死活不穿,还说了一句“用不着这样着急,我还一点儿也不急!”。胡妈顿时傻了眼,怔怔地讲不出话来。

小爱关上门,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长相,观察了足足一个小时还不满足,又把窗帘遮得严严实实,在这寒冬腊月里把自己脱得精光,细细打量自己的身体,不由得有些垂头丧气,因为这该死的冬天,使她的小肚子凸起了许多,脸上也有些浮肿,看上去显得粗俗。她开始拼命地扭动起来,以为那多余的肉会在一瞬间奇迹般地消失,然后又用香皂把脸擦了一遍又一遍,挺起胸(虽然已经用罩子系得紧紧的,可还是格外打眼。胡妈说胸一定不能大,大了就是被男人摸过了,嫁不出去了),学着明星的样子走步,忍不住唱起了歌儿,真想让大表姐立刻带对象来给她看看,到底给她介绍了一位怎样的帅哥?说不定是个可以托付终生的美男子?而且也许被介绍的这位大学生什么都不在乎,不管她有怎样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地位,也还是喜欢她,爱她……那她就怀着赴死的决心,用双倍的爱来补偿他,就像老电影《刘巧团圆》里唱的:“俩个人学文化,纺棉花,他帮助我,我帮助他,做一对模范夫妻也不差”。她可以安心地在他提供的环境里面继续画画,学外语,写自己的恋爱日记,这有多好啊!……但如果她就这样糊里糊涂地结了婚,生下孩子,她没有工作,哪有能力养孩子?想到自己和孩子将要被男人供养着,她就受不了。

一到大表姐家,胡妈就连珠炮似地向表姐和姨妈诉说小爱这一路上的罪状:进了好几家服装店,可就是不肯试穿衣服。大表姐和姨妈不约而同地盯向小爱,忽然姨妈“啧啧”地摇头,她发现小爱肮脏的牛仔裤屁股后面竟有一个小洞,从洞眼里看去,明显地看见里面。姨妈犀利地说,“讲话要有分寸,走路要得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像个闺女的样子。”姨妈还劝小爱改掉陋习,注意打扮自己,谈到自己的三个女儿,她似乎很有些得意,因为她们都嫁了好人家(个个都是抢手货),而且都是她完全看上了,才叫女儿嫁的。她说她看人的眼光是很毒的,很准的。

胡妈连连点头,要姨妈这一次一定要给小爱参谋参谋。小爱羞耻极了,恨胡妈怎么这样怯弱地迎合别人,但她又不由自主地装出顺从的样子,拘谨地看着电视,全身崩着像要把某个难看的部位藏起来。大表姐看见她的口袋里有一个小本子,问这是什么?

小爱赶紧把本子抓在手里,生怕表姐会抢过去看,这是她的日记,她原是准备用它来打发相亲这段枯燥时间的。然而大表姐鄙夷地望都不望,像是故意保持距离地厉声道:“怎么,你还在看书?赶快把书扔掉!你知不知道,你总是皱着眉头一副蠢样子,显得不自然,已经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快把衣服换上!相亲不成也不能把自己弄成‘马妇’”!

“她哪里是看书,纯粹是在装,以为这样就是臭知识份子了。好的,我回去就把那些书烧掉!”胡妈像孩子一样兴奋地应合着,姨妈和大表姐都连连摇头,“啧啧”地感叹。

小爱怯了,二话没说就换上了新毛衣,毛衣紧贴着身体很不舒服,感觉像一只扒了毛的肉火鸡。

门铃终于响了。大表姐叫小爱去开门,小爱“霍”地从位子上站起来,走过去打开门,迎面而来的是一个老男人,戴着一付宽边眼镜,眼镜几乎遮住了那张瘦长脸的三分之一,穿一件比他身体大一倍的黄绿色夹克,手里提着一袋从楼下小贩那儿买来的苹果和桔子。小爱心里一暗,转身往里屋走,觉得这男的像小说《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中那个在婚礼上穿一件酸黄瓜色礼服的阿梅丈夫,简直吻合了,又感到自己趿着薄薄的拖鞋,身体一定显得矮小,想赶紧坐回位子上遮住丑陋。

他大方地放下袋子,拿着几个苹果去厨房洗,厨房里立刻传来锅碗瓢盘的乒乓声,和他十分坦然地和大表姐的说笑声(他的声音尖细而无力,有点像被阉过的公鸡)。不一会儿,他端着水果盘出来了,走过来冲厅里的三个女人恰如其分地显示笑容,一笑就露出了他那又长又黄的稀疏的牙齿,乍看去像个从老山村里的农民。接着他又给大家削苹果,还直呼小爱的芳名递上一个特别大的苹果。小爱接过苹果,拿起又放下,不肯吃,屏住气试图改变自己的僵硬,但却连动都不敢动了。

大表姐在厨房里准备饭菜,时不时跑过来和他说几句,分明在对他客气。他也像一个主人样,在客厅和厨房之间来回踱步,视察。他像感觉到了什么,忽然凑过来,坐到三个女人的正对面,姨妈傲慢地低垂着眼睛,僵尸样一句话也不说。愁眉不展的胡妈就打破了沉默,开始盘问他父母、住房、工作、工资等情况,象是审犯人一样,他镇定自如地回答着。小爱暗暗地替他难受,她真想向他表白她不是这样的,她绝没有这样繁琐,她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只是他这么镇静,若无其事,能有爱吗?

四个人都盯着电视不做声了。小爱提醒自己:喂,别走神,既然介绍的是这穿香蕉皮夹克的供销员,你得寻出他的可爱之处来,你可千万不能像以往那样胡来呵。她知道这个供销员绝对看上了自己,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她原以为自己不会被看上,她已经不是一个“雏女”,有无法向人交待清楚的恋爱史。而且,即使在结婚当妻子以后她也会背着丈夫和别的男人交往的,甚至,实际上她根本就不会和这供销员睡觉……她一时百感交集起来,眼球也变得温暖了。她想她可以试一试,眼前这个青年长得这样衰败,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28岁)还要苍老一倍,而且他肯定有过女朋友,甚至像“飘客”一样找过工作者,而且他的工资低微,一月收入才几百元,但这一切都不成问题,她可以出去打工,干最累的活。她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自己推着小烟摊(夏天就推冷饮车)四处叫卖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地笑起来,旁边的人都诧异地瞅着她,她更忍不住笑,尤其意识到自己这不由自主做出一付矜持的姿态,特别想笑。

开饭了,等他们全部拥进那狭窄的厨房里挤坐好,小爱才低头迅速地入了坐,还没定下神,供销员已经盛了满满的一碗饭放在她面前。对这种主动进攻,她有种幸福的诧意(既恶心又有些甜蜜),还没有哪个男士这样对待过她,哪怕这仅仅是虚伪透了的把戏。表姐和供销员交谈着厂里的琐事,供销员喝着酒,夹着菜,承诺下回来帮大表姐修理电视机,还答应帮大表姐从厂里弄点什么东西,而表姐也眉来眼去,说着夸奖他的话,好像这次饭局仅仅是他们厂里同事之间的走门串户,喝酒拉家常。

简简单单的几个素菜,那唯一的一份肉只有小半碗,被剁得很细,小爱每次一夹菜,准会有好几双眼睛盯着,她夹菜的手有些抖,她万分羞怒却禁不住筷子的颤抖,以至两次菜都从筷子间滑了下去,不得不停止夹菜,尽管她也很想吃桌上那些份量少得可怜的菜。为了避免再次盛饭的尴尬,她吃得极慢,一直等到有人丢了筷子,她才迅速扒光了碗里的饭,抖抖地放下碗筷,咬出那句她本不想讲的客套话:“大家慢吃”,然后逃也似地奔进客厅。一会儿胡妈走了出来,鄙夷地质问小爱,怎么蠢得连饭也不肯吃饱。


城里大表姐打来电话,说要给胡小爱做介绍,对象是他们厂里搞供销的大学生。胡爹对着话筒一个劲地点头,咧开嘴笑,女儿小爱终于长成一个大姑娘了,出落得五官清秀,肤色白里透红,走在街上不乏回头率。其实小时的她邋里邋塌,穿着大人的旧衣服,流着鼻涕,痴呆的样子被村里人耻笑为“傻女”。 她这种傻从来就有,记得三岁过年时,姑爷给本家的孩子发压岁钱,每人十元。小爱听从大人的教导,扑通跪下向姑爷磕了三个响头,可姑爷就不把那张十元的钞票给她,其他的孩子每人都有一张。

尤其胡妈,对这一刻似乎早已有些迫不及待,兴奋地凑到小爱跟前说,“要得哩!是大学生,还是搞供销的,配你绰绰有余,你就不要三心二意了,早点去打结婚证!”但她马上又慎重地说,“没打结婚证之前,千万不要和他睡觉,不管他怎样花言巧语,你一定要立场坚定;如果他硬要那样,你就要他先打结婚证。你晓得吧,这才是女人的厉害,你千万莫忘记!”

小爱应付地点点头,实际上她有些害怕,因为如果和那个男人见了面,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尽快地和他“睡觉”,其它的都可以放在一边,而这是不能向父母讲的,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的女儿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对他们来说是个永远的谜了。胡妈打开衣柜,一件又一件地为女儿试衣,要小爱打扮客气点,平时的“马虎相”会把男人吓跑的。小爱穿上又脱下那件宽肩膀的新西服(这是胡妈硬要她试的),总觉得不自在,觉得相亲不该这样“装相”,还是换上平时的旧衣服,得让男方看见自己平时真正的样子,才对得起他。胡妈不甘心,跑到集市上买了件时尚的紧身毛衣,要小爱穿上,小爱死活不穿,还说了一句“用不着这样着急,我还一点儿也不急!”。胡妈顿时傻了眼,怔怔地讲不出话来。

小爱关上门,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长相,观察了足足一个小时还不满足,又把窗帘遮得严严实实,在这寒冬腊月里把自己脱得精光,细细打量自己的身体,不由得有些垂头丧气,因为这该死的冬天,使她的小肚子凸起了许多,脸上也有些浮肿,看上去显得粗俗。她开始拼命地扭动起来,以为那多余的肉会在一瞬间奇迹般地消失,然后又用香皂把脸擦了一遍又一遍,挺起胸(虽然已经用罩子系得紧紧的,可还是格外打眼。胡妈说胸一定不能大,大了就是被男人摸过了,嫁不出去了),学着明星的样子走步,忍不住唱起了歌儿,真想让大表姐立刻带对象来给她看看,到底给她介绍了一位怎样的帅哥?说不定是个可以托付终生的美男子?而且也许被介绍的这位大学生什么都不在乎,不管她有怎样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地位,也还是喜欢她,爱她……那她就怀着赴死的决心,用双倍的爱来补偿他,就像老电影《刘巧团圆》里唱的:“俩个人学文化,纺棉花,他帮助我,我帮助他,做一对模范夫妻也不差”。她可以安心地在他提供的环境里面继续画画,学外语,写自己的恋爱日记,这有多好啊!……但如果她就这样糊里糊涂地结了婚,生下孩子,她没有工作,哪有能力养孩子?想到自己和孩子将要被男人供养着,她就受不了。

一到大表姐家,胡妈就连珠炮似地向表姐和姨妈诉说小爱这一路上的罪状:进了好几家服装店,可就是不肯试穿衣服。大表姐和姨妈不约而同地盯向小爱,忽然姨妈“啧啧”地摇头,她发现小爱肮脏的牛仔裤屁股后面竟有一个小洞,从洞眼里看去,明显地看见里面。姨妈犀利地说,“讲话要有分寸,走路要得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像个闺女的样子。”姨妈还劝小爱改掉陋习,注意打扮自己,谈到自己的三个女儿,她似乎很有些得意,因为她们都嫁了好人家(个个都是抢手货),而且都是她完全看上了,才叫女儿嫁的。她说她看人的眼光是很毒的,很准的。

胡妈连连点头,要姨妈这一次一定要给小爱参谋参谋。小爱羞耻极了,恨胡妈怎么这样怯弱地迎合别人,但她又不由自主地装出顺从的样子,拘谨地看着电视,全身崩着像要把某个难看的部位藏起来。大表姐看见她的口袋里有一个小本子,问这是什么?

小爱赶紧把本子抓在手里,生怕表姐会抢过去看,这是她的日记,她原是准备用它来打发相亲这段枯燥时间的。然而大表姐鄙夷地望都不望,像是故意保持距离地厉声道:“怎么,你还在看书?赶快把书扔掉!你知不知道,你总是皱着眉头一副蠢样子,显得不自然,已经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快把衣服换上!相亲不成也不能把自己弄成‘马妇’”!

“她哪里是看书,纯粹是在装,以为这样就是臭知识份子了。好的,我回去就把那些书烧掉!”胡妈像孩子一样兴奋地应合着,姨妈和大表姐都连连摇头,“啧啧”地感叹。

小爱怯了,二话没说就换上了新毛衣,毛衣紧贴着身体很不舒服,感觉像一只扒了毛的肉火鸡。

门铃终于响了。大表姐叫小爱去开门,小爱“霍”地从位子上站起来,走过去打开门,迎面而来的是一个老男人,戴着一付宽边眼镜,眼镜几乎遮住了那张瘦长脸的三分之一,穿一件比他身体大一倍的黄绿色夹克,手里提着一袋从楼下小贩那儿买来的苹果和桔子。小爱心里一暗,转身往里屋走,觉得这男的像小说《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中那个在婚礼上穿一件酸黄瓜色礼服的阿梅丈夫,简直吻合了,又感到自己趿着薄薄的拖鞋,身体一定显得矮小,想赶紧坐回位子上遮住丑陋。

他大方地放下袋子,拿着几个苹果去厨房洗,厨房里立刻传来锅碗瓢盘的乒乓声,和他十分坦然地和大表姐的说笑声(他的声音尖细而无力,有点像被阉过的公鸡)。不一会儿,他端着水果盘出来了,走过来冲厅里的三个女人恰如其分地显示笑容,一笑就露出了他那又长又黄的稀疏的牙齿,乍看去像个从老山村里的农民。接着他又给大家削苹果,还直呼小爱的芳名递上一个特别大的苹果。小爱接过苹果,拿起又放下,不肯吃,屏住气试图改变自己的僵硬,但却连动都不敢动了。

大表姐在厨房里准备饭菜,时不时跑过来和他说几句,分明在对他客气。他也像一个主人样,在客厅和厨房之间来回踱步,视察。他像感觉到了什么,忽然凑过来,坐到三个女人的正对面,姨妈傲慢地低垂着眼睛,僵尸样一句话也不说。愁眉不展的胡妈就打破了沉默,开始盘问他父母、住房、工作、工资等情况,象是审犯人一样,他镇定自如地回答着。小爱暗暗地替他难受,她真想向他表白她不是这样的,她绝没有这样繁琐,她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只是他这么镇静,若无其事,能有爱吗?

四个人都盯着电视不做声了。小爱提醒自己:喂,别走神,既然介绍的是这穿香蕉皮夹克的供销员,你得寻出他的可爱之处来,你可千万不能像以往那样胡来呵。她知道这个供销员绝对看上了自己,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她原以为自己不会被看上,她已经不是一个“雏女”,有无法向人交待清楚的恋爱史。而且,即使在结婚当妻子以后她也会背着丈夫和别的男人交往的,甚至,实际上她根本就不会和这供销员睡觉……她一时百感交集起来,眼球也变得温暖了。她想她可以试一试,眼前这个青年长得这样衰败,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28岁)还要苍老一倍,而且他肯定有过女朋友,甚至像“飘客”一样找过工作者,而且他的工资低微,一月收入才几百元,但这一切都不成问题,她可以出去打工,干最累的活。她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自己推着小烟摊(夏天就推冷饮车)四处叫卖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地笑起来,旁边的人都诧异地瞅着她,她更忍不住笑,尤其意识到自己这不由自主做出一付矜持的姿态,特别想笑。

开饭了,等他们全部拥进那狭窄的厨房里挤坐好,小爱才低头迅速地入了坐,还没定下神,供销员已经盛了满满的一碗饭放在她面前。对这种主动进攻,她有种幸福的诧意(既恶心又有些甜蜜),还没有哪个男士这样对待过她,哪怕这仅仅是虚伪透了的把戏。表姐和供销员交谈着厂里的琐事,供销员喝着酒,夹着菜,承诺下回来帮大表姐修理电视机,还答应帮大表姐从厂里弄点什么东西,而表姐也眉来眼去,说着夸奖他的话,好像这次饭局仅仅是他们厂里同事之间的走门串户,喝酒拉家常。

简简单单的几个素菜,那唯一的一份肉只有小半碗,被剁得很细,小爱每次一夹菜,准会有好几双眼睛盯着,她夹菜的手有些抖,她万分羞怒却禁不住筷子的颤抖,以至两次菜都从筷子间滑了下去,不得不停止夹菜,尽管她也很想吃桌上那些份量少得可怜的菜。为了避免再次盛饭的尴尬,她吃得极慢,一直等到有人丢了筷子,她才迅速扒光了碗里的饭,抖抖地放下碗筷,咬出那句她本不想讲的客套话:“大家慢吃”,然后逃也似地奔进客厅。一会儿胡妈走了出来,鄙夷地质问小爱,怎么蠢得连饭也不肯吃饱。

供销员洗完碗,又给各位泡了一杯茶,大家都围坐在客厅里。表姐带着种吹嘘的语气说起小爱家开了个小杂货店,而且小爱家处在一个将要被政府收购的黄金地段!要是供销员看上了小爱,会很幸福的!但提到寒酸的小店,小爱万分羞愧,这更像是指她全家都没有正式工作,都闲在家里,而她也只是连瞒带骗地抓住一个男人“吃饭穿衣”。她害怕供销员体会出她的卑微,无能为力,在晚饭前因见到供销员的长相而生出来的自信心塌下来了。她还觉察出供销员似乎变得镇定自若了些,他在寻找机会和她对话,她躲避着,绝不主动开口,以至于在饭后一个小时他们没有对过一句话,也没有交换过一个眼神。他试探性地问了她两个无聊的问题,被她扭着脸冷冰冰地回答后,他就再也找不到一句话了,也如她一样默默地盯着电视机。她扭过脸,不望他,想到“百无聊赖”这个词,感到他几次挣扎着想要说点什么、而忽而转成木然的样子,好像已经放弃了和她沟通的想法。

好一段让人憋闷的沉默过去了,供销员竟然起身告辞,小爱顿时像受了什么侮辱一样,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当然她本人倒不计较这种说不出来的“亏”,只是面对“做介绍”(“相亲”)这件事,她无师自通地想要计较。供销员一走,小爱不知如何是好,有些心慌意乱,她想不出用哪种方式去和大表姐谈,谈什么。表姐像故意回避似地在厨房里东忙西忙,被别人拉去喝酒的姐夫还没回,倘若回来,又要让小爱尴尬好一阵了。她从厨房出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觉得怎么样?”

“怎么样?”小爱应着,她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倘若她点头认可,那就表示她和青年的“谈爱”关系正式成立了,青年就有权闯进自己的生活,接着就是那一系列可以预料的事;而如果说“不”,她又不愿意,好像她从没有说过“不”似的。不管怎么样,有总比没有好。但是单单要回答“怎么样”这种问题,她却茫然了。供销员长得丑,还厚着脸皮虚伪地献殷情,她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是要继续交往还是再不交往?她不知道。她之所以跟胡妈来加入这种可笑的相亲,是认为自己在体验一件她从未经历过的事,从而更清楚地看到人是怎么回事。而通过表姐介绍,她认识了一个陌生的青年(要不是介绍就可能永远见不到),只要她同意,这个青年将成为她的男朋友,于是在人们眼里,她再也不是没人要的傻女,而且青年还会故作风情地给她夹菜、削苹果、和倒茶,说着让人妒忌的“情深意重”的俏皮话,那不是很有意思,也很体面的一件事? ……然而她不敢往下想,她下意识地碰了下口袋里的日记本,现在它显得是多余的,甚至是很累赘的了。

“到底怎么样?”大表姐睁着一双大眼睛再次问道。

“怎么样,我,……现在还不知道,还要谈谈看看……”小爱支唔着。

表姐却格外满意这种回答似的,笑容可掬地,好像她就是那供销员。

“好老啊,那一排稀疏的长牙齿……”胡妈皱着眉头,语气却有些犹疑。

姨妈虽然也摇着头,但并不如胡妈那样幼稚地下判断,而是对小爱说:“我跟你说,小爱,你现在还小,不用这样急,听我的话,等一等,明天我要你二表姐给你介绍一个更好的,不论条件、长相都比这个供销员强。”

“天哪,还要介绍……”小爱的脑海里在嗡嗡响,像要炸开了似的,觉得与其再介绍一个陌生的,还不如就找这个已初见端倪的供销员。

胡妈马上应承下来了, 恨不得姨妈现在就带她先去见见。小爱仍很惊异,感觉就好像她当众一丝不挂:这一个才刚刚认识,还没有开端,明日又要去面对另一个青年,她此刻再也没有想见到供销员之前那种激动了,不如说没了感觉。唉,明天还要去见另一个青年,她到底选择哪一个?难道现在她被允许可以光明正大地乱谈恋爱了,而且越多越好?难道自己一直只是在迎合供销员,迎合着跟他睡觉?天啊!决不是这样的,她还是觉得这种行为,以及思想还是在暗地里进行,不为人知的好!……她脑子里呈现一片空白,好久才回过神来,原来她什么也没有想!


城里大表姐打来电话,说要给胡小爱做介绍,对象是他们厂里搞供销的大学生。胡爹对着话筒一个劲地点头,咧开嘴笑,女儿小爱终于长成一个大姑娘了,出落得五官清秀,肤色白里透红,走在街上不乏回头率。其实小时的她邋里邋塌,穿着大人的旧衣服,流着鼻涕,痴呆的样子被村里人耻笑为“傻女”。 她这种傻从来就有,记得三岁过年时,姑爷给本家的孩子发压岁钱,每人十元。小爱听从大人的教导,扑通跪下向姑爷磕了三个响头,可姑爷就不把那张十元的钞票给她,其他的孩子每人都有一张。

尤其胡妈,对这一刻似乎早已有些迫不及待,兴奋地凑到小爱跟前说,“要得哩!是大学生,还是搞供销的,配你绰绰有余,你就不要三心二意了,早点去打结婚证!”但她马上又慎重地说,“没打结婚证之前,千万不要和他睡觉,不管他怎样花言巧语,你一定要立场坚定;如果他硬要那样,你就要他先打结婚证。你晓得吧,这才是女人的厉害,你千万莫忘记!”

小爱应付地点点头,实际上她有些害怕,因为如果和那个男人见了面,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尽快地和他“睡觉”,其它的都可以放在一边,而这是不能向父母讲的,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的女儿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对他们来说是个永远的谜了。胡妈打开衣柜,一件又一件地为女儿试衣,要小爱打扮客气点,平时的“马虎相”会把男人吓跑的。小爱穿上又脱下那件宽肩膀的新西服(这是胡妈硬要她试的),总觉得不自在,觉得相亲不该这样“装相”,还是换上平时的旧衣服,得让男方看见自己平时真正的样子,才对得起他。胡妈不甘心,跑到集市上买了件时尚的紧身毛衣,要小爱穿上,小爱死活不穿,还说了一句“用不着这样着急,我还一点儿也不急!”。胡妈顿时傻了眼,怔怔地讲不出话来。

小爱关上门,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长相,观察了足足一个小时还不满足,又把窗帘遮得严严实实,在这寒冬腊月里把自己脱得精光,细细打量自己的身体,不由得有些垂头丧气,因为这该死的冬天,使她的小肚子凸起了许多,脸上也有些浮肿,看上去显得粗俗。她开始拼命地扭动起来,以为那多余的肉会在一瞬间奇迹般地消失,然后又用香皂把脸擦了一遍又一遍,挺起胸(虽然已经用罩子系得紧紧的,可还是格外打眼。胡妈说胸一定不能大,大了就是被男人摸过了,嫁不出去了),学着明星的样子走步,忍不住唱起了歌儿,真想让大表姐立刻带对象来给她看看,到底给她介绍了一位怎样的帅哥?说不定是个可以托付终生的美男子?而且也许被介绍的这位大学生什么都不在乎,不管她有怎样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地位,也还是喜欢她,爱她……那她就怀着赴死的决心,用双倍的爱来补偿他,就像老电影《刘巧团圆》里唱的:“俩个人学文化,纺棉花,他帮助我,我帮助他,做一对模范夫妻也不差”。她可以安心地在他提供的环境里面继续画画,学外语,写自己的恋爱日记,这有多好啊!……但如果她就这样糊里糊涂地结了婚,生下孩子,她没有工作,哪有能力养孩子?想到自己和孩子将要被男人供养着,她就受不了。

一到大表姐家,胡妈就连珠炮似地向表姐和姨妈诉说小爱这一路上的罪状:进了好几家服装店,可就是不肯试穿衣服。大表姐和姨妈不约而同地盯向小爱,忽然姨妈“啧啧”地摇头,她发现小爱肮脏的牛仔裤屁股后面竟有一个小洞,从洞眼里看去,明显地看见里面。姨妈犀利地说,“讲话要有分寸,走路要得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像个闺女的样子。”姨妈还劝小爱改掉陋习,注意打扮自己,谈到自己的三个女儿,她似乎很有些得意,因为她们都嫁了好人家(个个都是抢手货),而且都是她完全看上了,才叫女儿嫁的。她说她看人的眼光是很毒的,很准的。

胡妈连连点头,要姨妈这一次一定要给小爱参谋参谋。小爱羞耻极了,恨胡妈怎么这样怯弱地迎合别人,但她又不由自主地装出顺从的样子,拘谨地看着电视,全身崩着像要把某个难看的部位藏起来。大表姐看见她的口袋里有一个小本子,问这是什么?

小爱赶紧把本子抓在手里,生怕表姐会抢过去看,这是她的日记,她原是准备用它来打发相亲这段枯燥时间的。然而大表姐鄙夷地望都不望,像是故意保持距离地厉声道:“怎么,你还在看书?赶快把书扔掉!你知不知道,你总是皱着眉头一副蠢样子,显得不自然,已经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快把衣服换上!相亲不成也不能把自己弄成‘马妇’”!

“她哪里是看书,纯粹是在装,以为这样就是臭知识份子了。好的,我回去就把那些书烧掉!”胡妈像孩子一样兴奋地应合着,姨妈和大表姐都连连摇头,“啧啧”地感叹。

小爱怯了,二话没说就换上了新毛衣,毛衣紧贴着身体很不舒服,感觉像一只扒了毛的肉火鸡。

门铃终于响了。大表姐叫小爱去开门,小爱“霍”地从位子上站起来,走过去打开门,迎面而来的是一个老男人,戴着一付宽边眼镜,眼镜几乎遮住了那张瘦长脸的三分之一,穿一件比他身体大一倍的黄绿色夹克,手里提着一袋从楼下小贩那儿买来的苹果和桔子。小爱心里一暗,转身往里屋走,觉得这男的像小说《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中那个在婚礼上穿一件酸黄瓜色礼服的阿梅丈夫,简直吻合了,又感到自己趿着薄薄的拖鞋,身体一定显得矮小,想赶紧坐回位子上遮住丑陋。

他大方地放下袋子,拿着几个苹果去厨房洗,厨房里立刻传来锅碗瓢盘的乒乓声,和他十分坦然地和大表姐的说笑声(他的声音尖细而无力,有点像被阉过的公鸡)。不一会儿,他端着水果盘出来了,走过来冲厅里的三个女人恰如其分地显示笑容,一笑就露出了他那又长又黄的稀疏的牙齿,乍看去像个从老山村里的农民。接着他又给大家削苹果,还直呼小爱的芳名递上一个特别大的苹果。小爱接过苹果,拿起又放下,不肯吃,屏住气试图改变自己的僵硬,但却连动都不敢动了。

大表姐在厨房里准备饭菜,时不时跑过来和他说几句,分明在对他客气。他也像一个主人样,在客厅和厨房之间来回踱步,视察。他像感觉到了什么,忽然凑过来,坐到三个女人的正对面,姨妈傲慢地低垂着眼睛,僵尸样一句话也不说。愁眉不展的胡妈就打破了沉默,开始盘问他父母、住房、工作、工资等情况,象是审犯人一样,他镇定自如地回答着。小爱暗暗地替他难受,她真想向他表白她不是这样的,她绝没有这样繁琐,她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只是他这么镇静,若无其事,能有爱吗?

四个人都盯着电视不做声了。小爱提醒自己:喂,别走神,既然介绍的是这穿香蕉皮夹克的供销员,你得寻出他的可爱之处来,你可千万不能像以往那样胡来呵。她知道这个供销员绝对看上了自己,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她原以为自己不会被看上,她已经不是一个“雏女”,有无法向人交待清楚的恋爱史。而且,即使在结婚当妻子以后她也会背着丈夫和别的男人交往的,甚至,实际上她根本就不会和这供销员睡觉……她一时百感交集起来,眼球也变得温暖了。她想她可以试一试,眼前这个青年长得这样衰败,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28岁)还要苍老一倍,而且他肯定有过女朋友,甚至像“飘客”一样找过工作者,而且他的工资低微,一月收入才几百元,但这一切都不成问题,她可以出去打工,干最累的活。她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自己推着小烟摊(夏天就推冷饮车)四处叫卖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地笑起来,旁边的人都诧异地瞅着她,她更忍不住笑,尤其意识到自己这不由自主做出一付矜持的姿态,特别想笑。

开饭了,等他们全部拥进那狭窄的厨房里挤坐好,小爱才低头迅速地入了坐,还没定下神,供销员已经盛了满满的一碗饭放在她面前。对这种主动进攻,她有种幸福的诧意(既恶心又有些甜蜜),还没有哪个男士这样对待过她,哪怕这仅仅是虚伪透了的把戏。表姐和供销员交谈着厂里的琐事,供销员喝着酒,夹着菜,承诺下回来帮大表姐修理电视机,还答应帮大表姐从厂里弄点什么东西,而表姐也眉来眼去,说着夸奖他的话,好像这次饭局仅仅是他们厂里同事之间的走门串户,喝酒拉家常。

简简单单的几个素菜,那唯一的一份肉只有小半碗,被剁得很细,小爱每次一夹菜,准会有好几双眼睛盯着,她夹菜的手有些抖,她万分羞怒却禁不住筷子的颤抖,以至两次菜都从筷子间滑了下去,不得不停止夹菜,尽管她也很想吃桌上那些份量少得可怜的菜。为了避免再次盛饭的尴尬,她吃得极慢,一直等到有人丢了筷子,她才迅速扒光了碗里的饭,抖抖地放下碗筷,咬出那句她本不想讲的客套话:“大家慢吃”,然后逃也似地奔进客厅。一会儿胡妈走了出来,鄙夷地质问小爱,怎么蠢得连饭也不肯吃饱。

供销员洗完碗,又给各位泡了一杯茶,大家都围坐在客厅里。表姐带着种吹嘘的语气说起小爱家开了个小杂货店,而且小爱家处在一个将要被政府收购的黄金地段!要是供销员看上了小爱,会很幸福的!但提到寒酸的小店,小爱万分羞愧,这更像是指她全家都没有正式工作,都闲在家里,而她也只是连瞒带骗地抓住一个男人“吃饭穿衣”。她害怕供销员体会出她的卑微,无能为力,在晚饭前因见到供销员的长相而生出来的自信心塌下来了。她还觉察出供销员似乎变得镇定自若了些,他在寻找机会和她对话,她躲避着,绝不主动开口,以至于在饭后一个小时他们没有对过一句话,也没有交换过一个眼神。他试探性地问了她两个无聊的问题,被她扭着脸冷冰冰地回答后,他就再也找不到一句话了,也如她一样默默地盯着电视机。她扭过脸,不望他,想到“百无聊赖”这个词,感到他几次挣扎着想要说点什么、而忽而转成木然的样子,好像已经放弃了和她沟通的想法。

好一段让人憋闷的沉默过去了,供销员竟然起身告辞,小爱顿时像受了什么侮辱一样,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当然她本人倒不计较这种说不出来的“亏”,只是面对“做介绍”(“相亲”)这件事,她无师自通地想要计较。供销员一走,小爱不知如何是好,有些心慌意乱,她想不出用哪种方式去和大表姐谈,谈什么。表姐像故意回避似地在厨房里东忙西忙,被别人拉去喝酒的姐夫还没回,倘若回来,又要让小爱尴尬好一阵了。她从厨房出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觉得怎么样?”

“怎么样?”小爱应着,她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倘若她点头认可,那就表示她和青年的“谈爱”关系正式成立了,青年就有权闯进自己的生活,接着就是那一系列可以预料的事;而如果说“不”,她又不愿意,好像她从没有说过“不”似的。不管怎么样,有总比没有好。但是单单要回答“怎么样”这种问题,她却茫然了。供销员长得丑,还厚着脸皮虚伪地献殷情,她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是要继续交往还是再不交往?她不知道。她之所以跟胡妈来加入这种可笑的相亲,是认为自己在体验一件她从未经历过的事,从而更清楚地看到人是怎么回事。而通过表姐介绍,她认识了一个陌生的青年(要不是介绍就可能永远见不到),只要她同意,这个青年将成为她的男朋友,于是在人们眼里,她再也不是没人要的傻女,而且青年还会故作风情地给她夹菜、削苹果、和倒茶,说着让人妒忌的“情深意重”的俏皮话,那不是很有意思,也很体面的一件事? ……然而她不敢往下想,她下意识地碰了下口袋里的日记本,现在它显得是多余的,甚至是很累赘的了。

“到底怎么样?”大表姐睁着一双大眼睛再次问道。

“怎么样,我,……现在还不知道,还要谈谈看看……”小爱支唔着。

表姐却格外满意这种回答似的,笑容可掬地,好像她就是那供销员。

“好老啊,那一排稀疏的长牙齿……”胡妈皱着眉头,语气却有些犹疑。

姨妈虽然也摇着头,但并不如胡妈那样幼稚地下判断,而是对小爱说:“我跟你说,小爱,你现在还小,不用这样急,听我的话,等一等,明天我要你二表姐给你介绍一个更好的,不论条件、长相都比这个供销员强。”

“天哪,还要介绍……”小爱的脑海里在嗡嗡响,像要炸开了似的,觉得与其再介绍一个陌生的,还不如就找这个已初见端倪的供销员。

胡妈马上应承下来了, 恨不得姨妈现在就带她先去见见。小爱仍很惊异,感觉就好像她当众一丝不挂:这一个才刚刚认识,还没有开端,明日又要去面对另一个青年,她此刻再也没有想见到供销员之前那种激动了,不如说没了感觉。唉,明天还要去见另一个青年,她到底选择哪一个?难道现在她被允许可以光明正大地乱谈恋爱了,而且越多越好?难道自己一直只是在迎合供销员,迎合着跟他睡觉?天啊!决不是这样的,她还是觉得这种行为,以及思想还是在暗地里进行,不为人知的好!……她脑子里呈现一片空白,好久才回过神来,原来她什么也没有想!

第二天,姨妈、胡妈和小爱吃过早饭就到二表姐家去了。三个人到得太早了,直到天黑才等来那个志愿兵。志愿兵显然要比供销员更有身份,更年轻,他一来就说自己是很忙的,每天都给首长开车呢!他当着众人的面毫不遮掩地观察小爱,看了足有一分钟之后,失去了好奇心,变得毫无表情了。二表姐要志愿兵开小车送小爱和胡妈回去,志愿兵连忙推说晚上还有任务,说着就告辞了。

志愿兵一走,三个女人都气愤地望向小爱,似乎小爱丢了她们的面子,但小爱认为她们也一定感到了志愿兵没相上她。二表姐怪胡妈没有给小爱买几套好看的衣服,然后她谈到了最重要的问题:当志愿兵主动剥了桔子给小爱,小爱并不吃,却把桔子放在有灰尘的茶几上,过了许久,又把脏了的桔子吃了,这是怎么回事?小爱低下头,答不上话,相比之下,她还是喜欢那个老供销员,供销员至少有种沧桑的男人味,而矮矮的志愿兵像个小屁孩,皮肤白得像个女人。

回到家,小爱忽然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期待,分外羞耻。她死死地盯着镜子里的自己,像对其他一切都失去了兴趣。这时,十八岁的时髦姑娘小白来了。小白是村里最漂亮的,漂亮到让人不敢正视。据说深更半夜总有男士敲她的门。最近她经常来找小爱的老弟,两人关在房里不出来。小白的男友是老弟的死党,小白却整天守着老弟。老弟房里到处是烟蒂、花生瓜子壳、脏臭的袜子、用过的套、甚至地板上遗留着老弟那变了色的命液,小白都毫不介意。胡妈时不时凶恶的捶门,用尖刻的话羞辱小白,但她却无动于衷,第二天照来不误。

小白的漂亮出众,使小爱气馁,感觉自己不伦不类,她几次勇敢地久久盯着小白的脸蛋,想从中找出些缺点来,但除了一种分明的无所谓和近似于明星的搔首弄姿,看不出有什么不好。她忍不住讨好地对小白谈起自己的相亲,一听到相亲,小白诧异地盯着她,以一种老成口气说,“那样的男人,有必要谈吗?要是我,我就要狠狠地宰他一次,然后拜拜。”

小爱被逗笑了,觉得自己和小白心有灵犀,特别在对待男士方面那种随意的恋爱态度,那种总是主动投怀送抱的莫名其妙,实在太相同了。

小白坚决要小爱拒绝相亲,反正她现在没有谈恋爱了(对爱没有一点兴趣),小爱这么年轻就守着父母很不妥,应该出去找工作,而她正准备去Z市当北漂,问小爱去不去。

小爱答不上来,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去一个陌生地方,她的书和画、她的日记怎么办?是离开这里去更自由的“恋爱”(听说小白要去的那个城市就是女孩送上门免费让男人“睡觉”的地方),还是就此听从父母安排早早结婚?……似乎离开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新事,而且在表姐们热衷于给她做介绍的时候出逃,这就更有意味了。

“你不是说你有一个非常的朋友吗?他经常给你写信,你们无话不谈,那为什么还要接受父母亲给你找的男人?为什么你不拒绝?为什么你不趁此机会和我一起逃跑?……”小白质问道。

“天啊!”小爱心里叫苦,自己说的那个“非常朋友”是指的李大年呀!李大年是个已婚中年男,网上认识的,她仅仅是怕同辈都嘲笑她这个傻女没有男朋友(有的甚至认为她根本不懂男女之事),为了证实自己的魅力,就把李大年虚拟成和她同龄的男性,逢人讲述自己和他的交往,其中包括细腻的拥抱情节。最让她的虚荣心得到满足的,是李大年每星期必来一封信,有时还一星期收到两封,这是村里任何一个女孩也无法攀比的。她总是对人谈起李大年和她谈论的问题,讲些李大年讲过的话,向所有的人展示她和李大年的奇怪而高级的关系,通过这种展示把听众搞得昏头昏脑,一脸尴尬,她就有一种几乎是歇斯底里的兴奋。

虽然她向听众吹嘘过后并不能改变什么,包括他们认为她傻的看法,但她管不了那么多,反正他们没见过李大年,何况她和李大年也可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谈恋爱”吧。

现在小白却直接逼问她这个“非常朋友”,她很有些难堪。让她紧张的是,她竟居心叵测地想把小白介绍给李大年认识,小白会不会喜欢上这个老男人,李大年会不会喜欢上小白?她冲动地赶紧给李大年去了电话,他同意见面。

她俩迅速来到了最近的一家咖啡馆,等了一会儿,李大年出现了,真神速!小白傻了眼,这朋友竟是个秃老头,穿一身名牌,径直朝小爱走来,肥大的手搭在小爱肩上,摩挲了好几下才松开,傻乎乎的小爱却毫无察觉。

李大年任由两个女孩拿着菜单“狂宰”,毫不介意,还主动点了最贵的牛排,当听说两人想去Z市,他直问她们去Z市想干什么,到底想得到什么?这样去有意义吗?为什么就不能继续在家里——在自己的处境里忍着?他摆事实,讲道理,还讲了些励志的哲理,叮嘱小爱千万要注意,万不可染上病……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男的戴上安全套。小白和小爱都吃了一惊,极力掩饰心中的恐惧,默默顺从这种无形的暴力。

李大年态度突然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说Z市其实是个好地方,要她们好好地在那里奋斗,说不定他也会去的。他慎重地开了一张单,上面写着必须随身带的几本最重要的书、在旅途和火车上要防范什么、出门在外的注意事项等,还应承给她们买火车票,随手给了小爱一张信用卡。小爱不敢去望那卡,久久地揣在手中就像揣着一枚炸弹,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拿上这么多钱。

小爱上完洗手间,李大年正和小白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小白一直沉默着,脸相并不快活,那种融洽的氛围似乎在说他们一拍即合地发生了什么,小爱有些不好意思走近了,她走上去插嘴,想要显示自己,他们却并不理会她。忽然,小白站起身说时间不早了,她有事要先走。李大年突然挽住小爱双臂,悄悄说小白没有她漂亮,太俗气,阴暗的眼神使他“畏惧”。小爱揣着卡,做出格外迎合的样子,这样的评价虽然使她感到幸福,同时也扫兴。李大年买了两张周末的火车票。小爱给小白送去了一张。

一转眼周末到了,凑巧的是两个表姐都来了电话,约定下午带男方到家里来。小爱为了难,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背着行李包就要出门,胡妈一把揣住她,直叫胡爹过来,俩人对小爱教训了一顿。小爱恳求父母放行,说小白正在车站等她,她得去向小白讲清楚,另外她还得向小白索回两件衣服,胡妈死活不让她出门,生怕她会跑掉。小爱对自己很不满,不明白自己怎么会向父母汇报出小白,真是自找麻烦!哦,原来都是那供销员和志愿兵在作怪!她向父母交待了一句“我会准时回的”,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丢下行李飞也似地跑了。

到了外面,她的脚步却变得沉重而迟疑了,总是担心着自己会不会回去晚了,供销员或志愿兵都在家里焦急地等她……她突然决定不去了,也不去车站退票,感到这是命运的安排,她给小白打电话解释了一番,小白有些气愤但无可奈何,只好把火车票退了。小白在电话里质问她是不是和李大年有事,为什么他这样大方?小爱立刻摇头否认,脖子都快摇断了,说他们年龄悬殊这么大,怎么可能?

小爱一时间无比轻松,飞快地跑回家。知道供销员和志愿兵都要来,全家人都喜气洋洋的,同时又很有些为难,倘若两位同时到来,那是怎样的情景?一家人紧张,害怕,同时又盼望这样的场面,都心照不宣地有种胜利感。胡妈说如果志愿兵先来,就把那个供销员退掉,小爱没有表示意见。要是父母们不作主,她是怎么也拿不出一个决定的。她不知道怎么办。父母决定以后,她有种心安理得,觉得反正这不是她决定的。

胡妈几次动手要把屋子的卫生搞一下,但又好像怕小爱嘲讽,最后终于放弃了,和女儿采取了同样的战略:就是毫不掩饰,听其自然。 一上午母女俩都在等待,什么事情也不能干。一直等到下午才等来二表姐的电话,说志愿兵有事不能来了。全家人顿时都很气愤,羞耻,胡妈连连叹息,沉不住气地拿起电话就拨大表姐家,一会儿她转过头来说,“供销员明天要来!”


城里大表姐打来电话,说要给胡小爱做介绍,对象是他们厂里搞供销的大学生。胡爹对着话筒一个劲地点头,咧开嘴笑,女儿小爱终于长成一个大姑娘了,出落得五官清秀,肤色白里透红,走在街上不乏回头率。其实小时的她邋里邋塌,穿着大人的旧衣服,流着鼻涕,痴呆的样子被村里人耻笑为“傻女”。 她这种傻从来就有,记得三岁过年时,姑爷给本家的孩子发压岁钱,每人十元。小爱听从大人的教导,扑通跪下向姑爷磕了三个响头,可姑爷就不把那张十元的钞票给她,其他的孩子每人都有一张。

尤其胡妈,对这一刻似乎早已有些迫不及待,兴奋地凑到小爱跟前说,“要得哩!是大学生,还是搞供销的,配你绰绰有余,你就不要三心二意了,早点去打结婚证!”但她马上又慎重地说,“没打结婚证之前,千万不要和他睡觉,不管他怎样花言巧语,你一定要立场坚定;如果他硬要那样,你就要他先打结婚证。你晓得吧,这才是女人的厉害,你千万莫忘记!”

小爱应付地点点头,实际上她有些害怕,因为如果和那个男人见了面,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尽快地和他“睡觉”,其它的都可以放在一边,而这是不能向父母讲的,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的女儿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对他们来说是个永远的谜了。胡妈打开衣柜,一件又一件地为女儿试衣,要小爱打扮客气点,平时的“马虎相”会把男人吓跑的。小爱穿上又脱下那件宽肩膀的新西服(这是胡妈硬要她试的),总觉得不自在,觉得相亲不该这样“装相”,还是换上平时的旧衣服,得让男方看见自己平时真正的样子,才对得起他。胡妈不甘心,跑到集市上买了件时尚的紧身毛衣,要小爱穿上,小爱死活不穿,还说了一句“用不着这样着急,我还一点儿也不急!”。胡妈顿时傻了眼,怔怔地讲不出话来。

小爱关上门,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长相,观察了足足一个小时还不满足,又把窗帘遮得严严实实,在这寒冬腊月里把自己脱得精光,细细打量自己的身体,不由得有些垂头丧气,因为这该死的冬天,使她的小肚子凸起了许多,脸上也有些浮肿,看上去显得粗俗。她开始拼命地扭动起来,以为那多余的肉会在一瞬间奇迹般地消失,然后又用香皂把脸擦了一遍又一遍,挺起胸(虽然已经用罩子系得紧紧的,可还是格外打眼。胡妈说胸一定不能大,大了就是被男人摸过了,嫁不出去了),学着明星的样子走步,忍不住唱起了歌儿,真想让大表姐立刻带对象来给她看看,到底给她介绍了一位怎样的帅哥?说不定是个可以托付终生的美男子?而且也许被介绍的这位大学生什么都不在乎,不管她有怎样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地位,也还是喜欢她,爱她……那她就怀着赴死的决心,用双倍的爱来补偿他,就像老电影《刘巧团圆》里唱的:“俩个人学文化,纺棉花,他帮助我,我帮助他,做一对模范夫妻也不差”。她可以安心地在他提供的环境里面继续画画,学外语,写自己的恋爱日记,这有多好啊!……但如果她就这样糊里糊涂地结了婚,生下孩子,她没有工作,哪有能力养孩子?想到自己和孩子将要被男人供养着,她就受不了。

一到大表姐家,胡妈就连珠炮似地向表姐和姨妈诉说小爱这一路上的罪状:进了好几家服装店,可就是不肯试穿衣服。大表姐和姨妈不约而同地盯向小爱,忽然姨妈“啧啧”地摇头,她发现小爱肮脏的牛仔裤屁股后面竟有一个小洞,从洞眼里看去,明显地看见里面。姨妈犀利地说,“讲话要有分寸,走路要得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像个闺女的样子。”姨妈还劝小爱改掉陋习,注意打扮自己,谈到自己的三个女儿,她似乎很有些得意,因为她们都嫁了好人家(个个都是抢手货),而且都是她完全看上了,才叫女儿嫁的。她说她看人的眼光是很毒的,很准的。

胡妈连连点头,要姨妈这一次一定要给小爱参谋参谋。小爱羞耻极了,恨胡妈怎么这样怯弱地迎合别人,但她又不由自主地装出顺从的样子,拘谨地看着电视,全身崩着像要把某个难看的部位藏起来。大表姐看见她的口袋里有一个小本子,问这是什么?

小爱赶紧把本子抓在手里,生怕表姐会抢过去看,这是她的日记,她原是准备用它来打发相亲这段枯燥时间的。然而大表姐鄙夷地望都不望,像是故意保持距离地厉声道:“怎么,你还在看书?赶快把书扔掉!你知不知道,你总是皱着眉头一副蠢样子,显得不自然,已经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快把衣服换上!相亲不成也不能把自己弄成‘马妇’”!

“她哪里是看书,纯粹是在装,以为这样就是臭知识份子了。好的,我回去就把那些书烧掉!”胡妈像孩子一样兴奋地应合着,姨妈和大表姐都连连摇头,“啧啧”地感叹。

小爱怯了,二话没说就换上了新毛衣,毛衣紧贴着身体很不舒服,感觉像一只扒了毛的肉火鸡。

门铃终于响了。大表姐叫小爱去开门,小爱“霍”地从位子上站起来,走过去打开门,迎面而来的是一个老男人,戴着一付宽边眼镜,眼镜几乎遮住了那张瘦长脸的三分之一,穿一件比他身体大一倍的黄绿色夹克,手里提着一袋从楼下小贩那儿买来的苹果和桔子。小爱心里一暗,转身往里屋走,觉得这男的像小说《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中那个在婚礼上穿一件酸黄瓜色礼服的阿梅丈夫,简直吻合了,又感到自己趿着薄薄的拖鞋,身体一定显得矮小,想赶紧坐回位子上遮住丑陋。

他大方地放下袋子,拿着几个苹果去厨房洗,厨房里立刻传来锅碗瓢盘的乒乓声,和他十分坦然地和大表姐的说笑声(他的声音尖细而无力,有点像被阉过的公鸡)。不一会儿,他端着水果盘出来了,走过来冲厅里的三个女人恰如其分地显示笑容,一笑就露出了他那又长又黄的稀疏的牙齿,乍看去像个从老山村里的农民。接着他又给大家削苹果,还直呼小爱的芳名递上一个特别大的苹果。小爱接过苹果,拿起又放下,不肯吃,屏住气试图改变自己的僵硬,但却连动都不敢动了。

大表姐在厨房里准备饭菜,时不时跑过来和他说几句,分明在对他客气。他也像一个主人样,在客厅和厨房之间来回踱步,视察。他像感觉到了什么,忽然凑过来,坐到三个女人的正对面,姨妈傲慢地低垂着眼睛,僵尸样一句话也不说。愁眉不展的胡妈就打破了沉默,开始盘问他父母、住房、工作、工资等情况,象是审犯人一样,他镇定自如地回答着。小爱暗暗地替他难受,她真想向他表白她不是这样的,她绝没有这样繁琐,她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只是他这么镇静,若无其事,能有爱吗?

四个人都盯着电视不做声了。小爱提醒自己:喂,别走神,既然介绍的是这穿香蕉皮夹克的供销员,你得寻出他的可爱之处来,你可千万不能像以往那样胡来呵。她知道这个供销员绝对看上了自己,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她原以为自己不会被看上,她已经不是一个“雏女”,有无法向人交待清楚的恋爱史。而且,即使在结婚当妻子以后她也会背着丈夫和别的男人交往的,甚至,实际上她根本就不会和这供销员睡觉……她一时百感交集起来,眼球也变得温暖了。她想她可以试一试,眼前这个青年长得这样衰败,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28岁)还要苍老一倍,而且他肯定有过女朋友,甚至像“飘客”一样找过工作者,而且他的工资低微,一月收入才几百元,但这一切都不成问题,她可以出去打工,干最累的活。她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自己推着小烟摊(夏天就推冷饮车)四处叫卖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地笑起来,旁边的人都诧异地瞅着她,她更忍不住笑,尤其意识到自己这不由自主做出一付矜持的姿态,特别想笑。

开饭了,等他们全部拥进那狭窄的厨房里挤坐好,小爱才低头迅速地入了坐,还没定下神,供销员已经盛了满满的一碗饭放在她面前。对这种主动进攻,她有种幸福的诧意(既恶心又有些甜蜜),还没有哪个男士这样对待过她,哪怕这仅仅是虚伪透了的把戏。表姐和供销员交谈着厂里的琐事,供销员喝着酒,夹着菜,承诺下回来帮大表姐修理电视机,还答应帮大表姐从厂里弄点什么东西,而表姐也眉来眼去,说着夸奖他的话,好像这次饭局仅仅是他们厂里同事之间的走门串户,喝酒拉家常。

简简单单的几个素菜,那唯一的一份肉只有小半碗,被剁得很细,小爱每次一夹菜,准会有好几双眼睛盯着,她夹菜的手有些抖,她万分羞怒却禁不住筷子的颤抖,以至两次菜都从筷子间滑了下去,不得不停止夹菜,尽管她也很想吃桌上那些份量少得可怜的菜。为了避免再次盛饭的尴尬,她吃得极慢,一直等到有人丢了筷子,她才迅速扒光了碗里的饭,抖抖地放下碗筷,咬出那句她本不想讲的客套话:“大家慢吃”,然后逃也似地奔进客厅。一会儿胡妈走了出来,鄙夷地质问小爱,怎么蠢得连饭也不肯吃饱。

供销员洗完碗,又给各位泡了一杯茶,大家都围坐在客厅里。表姐带着种吹嘘的语气说起小爱家开了个小杂货店,而且小爱家处在一个将要被政府收购的黄金地段!要是供销员看上了小爱,会很幸福的!但提到寒酸的小店,小爱万分羞愧,这更像是指她全家都没有正式工作,都闲在家里,而她也只是连瞒带骗地抓住一个男人“吃饭穿衣”。她害怕供销员体会出她的卑微,无能为力,在晚饭前因见到供销员的长相而生出来的自信心塌下来了。她还觉察出供销员似乎变得镇定自若了些,他在寻找机会和她对话,她躲避着,绝不主动开口,以至于在饭后一个小时他们没有对过一句话,也没有交换过一个眼神。他试探性地问了她两个无聊的问题,被她扭着脸冷冰冰地回答后,他就再也找不到一句话了,也如她一样默默地盯着电视机。她扭过脸,不望他,想到“百无聊赖”这个词,感到他几次挣扎着想要说点什么、而忽而转成木然的样子,好像已经放弃了和她沟通的想法。

好一段让人憋闷的沉默过去了,供销员竟然起身告辞,小爱顿时像受了什么侮辱一样,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当然她本人倒不计较这种说不出来的“亏”,只是面对“做介绍”(“相亲”)这件事,她无师自通地想要计较。供销员一走,小爱不知如何是好,有些心慌意乱,她想不出用哪种方式去和大表姐谈,谈什么。表姐像故意回避似地在厨房里东忙西忙,被别人拉去喝酒的姐夫还没回,倘若回来,又要让小爱尴尬好一阵了。她从厨房出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觉得怎么样?”

“怎么样?”小爱应着,她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倘若她点头认可,那就表示她和青年的“谈爱”关系正式成立了,青年就有权闯进自己的生活,接着就是那一系列可以预料的事;而如果说“不”,她又不愿意,好像她从没有说过“不”似的。不管怎么样,有总比没有好。但是单单要回答“怎么样”这种问题,她却茫然了。供销员长得丑,还厚着脸皮虚伪地献殷情,她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是要继续交往还是再不交往?她不知道。她之所以跟胡妈来加入这种可笑的相亲,是认为自己在体验一件她从未经历过的事,从而更清楚地看到人是怎么回事。而通过表姐介绍,她认识了一个陌生的青年(要不是介绍就可能永远见不到),只要她同意,这个青年将成为她的男朋友,于是在人们眼里,她再也不是没人要的傻女,而且青年还会故作风情地给她夹菜、削苹果、和倒茶,说着让人妒忌的“情深意重”的俏皮话,那不是很有意思,也很体面的一件事? ……然而她不敢往下想,她下意识地碰了下口袋里的日记本,现在它显得是多余的,甚至是很累赘的了。

“到底怎么样?”大表姐睁着一双大眼睛再次问道。

“怎么样,我,……现在还不知道,还要谈谈看看……”小爱支唔着。

表姐却格外满意这种回答似的,笑容可掬地,好像她就是那供销员。

“好老啊,那一排稀疏的长牙齿……”胡妈皱着眉头,语气却有些犹疑。

姨妈虽然也摇着头,但并不如胡妈那样幼稚地下判断,而是对小爱说:“我跟你说,小爱,你现在还小,不用这样急,听我的话,等一等,明天我要你二表姐给你介绍一个更好的,不论条件、长相都比这个供销员强。”

“天哪,还要介绍……”小爱的脑海里在嗡嗡响,像要炸开了似的,觉得与其再介绍一个陌生的,还不如就找这个已初见端倪的供销员。

胡妈马上应承下来了, 恨不得姨妈现在就带她先去见见。小爱仍很惊异,感觉就好像她当众一丝不挂:这一个才刚刚认识,还没有开端,明日又要去面对另一个青年,她此刻再也没有想见到供销员之前那种激动了,不如说没了感觉。唉,明天还要去见另一个青年,她到底选择哪一个?难道现在她被允许可以光明正大地乱谈恋爱了,而且越多越好?难道自己一直只是在迎合供销员,迎合着跟他睡觉?天啊!决不是这样的,她还是觉得这种行为,以及思想还是在暗地里进行,不为人知的好!……她脑子里呈现一片空白,好久才回过神来,原来她什么也没有想!

第二天,姨妈、胡妈和小爱吃过早饭就到二表姐家去了。三个人到得太早了,直到天黑才等来那个志愿兵。志愿兵显然要比供销员更有身份,更年轻,他一来就说自己是很忙的,每天都给首长开车呢!他当着众人的面毫不遮掩地观察小爱,看了足有一分钟之后,失去了好奇心,变得毫无表情了。二表姐要志愿兵开小车送小爱和胡妈回去,志愿兵连忙推说晚上还有任务,说着就告辞了。

志愿兵一走,三个女人都气愤地望向小爱,似乎小爱丢了她们的面子,但小爱认为她们也一定感到了志愿兵没相上她。二表姐怪胡妈没有给小爱买几套好看的衣服,然后她谈到了最重要的问题:当志愿兵主动剥了桔子给小爱,小爱并不吃,却把桔子放在有灰尘的茶几上,过了许久,又把脏了的桔子吃了,这是怎么回事?小爱低下头,答不上话,相比之下,她还是喜欢那个老供销员,供销员至少有种沧桑的男人味,而矮矮的志愿兵像个小屁孩,皮肤白得像个女人。

回到家,小爱忽然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期待,分外羞耻。她死死地盯着镜子里的自己,像对其他一切都失去了兴趣。这时,十八岁的时髦姑娘小白来了。小白是村里最漂亮的,漂亮到让人不敢正视。据说深更半夜总有男士敲她的门。最近她经常来找小爱的老弟,两人关在房里不出来。小白的男友是老弟的死党,小白却整天守着老弟。老弟房里到处是烟蒂、花生瓜子壳、脏臭的袜子、用过的套、甚至地板上遗留着老弟那变了色的命液,小白都毫不介意。胡妈时不时凶恶的捶门,用尖刻的话羞辱小白,但她却无动于衷,第二天照来不误。

小白的漂亮出众,使小爱气馁,感觉自己不伦不类,她几次勇敢地久久盯着小白的脸蛋,想从中找出些缺点来,但除了一种分明的无所谓和近似于明星的搔首弄姿,看不出有什么不好。她忍不住讨好地对小白谈起自己的相亲,一听到相亲,小白诧异地盯着她,以一种老成口气说,“那样的男人,有必要谈吗?要是我,我就要狠狠地宰他一次,然后拜拜。”

小爱被逗笑了,觉得自己和小白心有灵犀,特别在对待男士方面那种随意的恋爱态度,那种总是主动投怀送抱的莫名其妙,实在太相同了。

小白坚决要小爱拒绝相亲,反正她现在没有谈恋爱了(对爱没有一点兴趣),小爱这么年轻就守着父母很不妥,应该出去找工作,而她正准备去Z市当北漂,问小爱去不去。

小爱答不上来,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去一个陌生地方,她的书和画、她的日记怎么办?是离开这里去更自由的“恋爱”(听说小白要去的那个城市就是女孩送上门免费让男人“睡觉”的地方),还是就此听从父母安排早早结婚?……似乎离开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新事,而且在表姐们热衷于给她做介绍的时候出逃,这就更有意味了。

“你不是说你有一个非常的朋友吗?他经常给你写信,你们无话不谈,那为什么还要接受父母亲给你找的男人?为什么你不拒绝?为什么你不趁此机会和我一起逃跑?……”小白质问道。

“天啊!”小爱心里叫苦,自己说的那个“非常朋友”是指的李大年呀!李大年是个已婚中年男,网上认识的,她仅仅是怕同辈都嘲笑她这个傻女没有男朋友(有的甚至认为她根本不懂男女之事),为了证实自己的魅力,就把李大年虚拟成和她同龄的男性,逢人讲述自己和他的交往,其中包括细腻的拥抱情节。最让她的虚荣心得到满足的,是李大年每星期必来一封信,有时还一星期收到两封,这是村里任何一个女孩也无法攀比的。她总是对人谈起李大年和她谈论的问题,讲些李大年讲过的话,向所有的人展示她和李大年的奇怪而高级的关系,通过这种展示把听众搞得昏头昏脑,一脸尴尬,她就有一种几乎是歇斯底里的兴奋。

虽然她向听众吹嘘过后并不能改变什么,包括他们认为她傻的看法,但她管不了那么多,反正他们没见过李大年,何况她和李大年也可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谈恋爱”吧。

现在小白却直接逼问她这个“非常朋友”,她很有些难堪。让她紧张的是,她竟居心叵测地想把小白介绍给李大年认识,小白会不会喜欢上这个老男人,李大年会不会喜欢上小白?她冲动地赶紧给李大年去了电话,他同意见面。

她俩迅速来到了最近的一家咖啡馆,等了一会儿,李大年出现了,真神速!小白傻了眼,这朋友竟是个秃老头,穿一身名牌,径直朝小爱走来,肥大的手搭在小爱肩上,摩挲了好几下才松开,傻乎乎的小爱却毫无察觉。

李大年任由两个女孩拿着菜单“狂宰”,毫不介意,还主动点了最贵的牛排,当听说两人想去Z市,他直问她们去Z市想干什么,到底想得到什么?这样去有意义吗?为什么就不能继续在家里——在自己的处境里忍着?他摆事实,讲道理,还讲了些励志的哲理,叮嘱小爱千万要注意,万不可染上病……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男的戴上安全套。小白和小爱都吃了一惊,极力掩饰心中的恐惧,默默顺从这种无形的暴力。

李大年态度突然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说Z市其实是个好地方,要她们好好地在那里奋斗,说不定他也会去的。他慎重地开了一张单,上面写着必须随身带的几本最重要的书、在旅途和火车上要防范什么、出门在外的注意事项等,还应承给她们买火车票,随手给了小爱一张信用卡。小爱不敢去望那卡,久久地揣在手中就像揣着一枚炸弹,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拿上这么多钱。

小爱上完洗手间,李大年正和小白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小白一直沉默着,脸相并不快活,那种融洽的氛围似乎在说他们一拍即合地发生了什么,小爱有些不好意思走近了,她走上去插嘴,想要显示自己,他们却并不理会她。忽然,小白站起身说时间不早了,她有事要先走。李大年突然挽住小爱双臂,悄悄说小白没有她漂亮,太俗气,阴暗的眼神使他“畏惧”。小爱揣着卡,做出格外迎合的样子,这样的评价虽然使她感到幸福,同时也扫兴。李大年买了两张周末的火车票。小爱给小白送去了一张。

一转眼周末到了,凑巧的是两个表姐都来了电话,约定下午带男方到家里来。小爱为了难,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背着行李包就要出门,胡妈一把揣住她,直叫胡爹过来,俩人对小爱教训了一顿。小爱恳求父母放行,说小白正在车站等她,她得去向小白讲清楚,另外她还得向小白索回两件衣服,胡妈死活不让她出门,生怕她会跑掉。小爱对自己很不满,不明白自己怎么会向父母汇报出小白,真是自找麻烦!哦,原来都是那供销员和志愿兵在作怪!她向父母交待了一句“我会准时回的”,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丢下行李飞也似地跑了。

到了外面,她的脚步却变得沉重而迟疑了,总是担心着自己会不会回去晚了,供销员或志愿兵都在家里焦急地等她……她突然决定不去了,也不去车站退票,感到这是命运的安排,她给小白打电话解释了一番,小白有些气愤但无可奈何,只好把火车票退了。小白在电话里质问她是不是和李大年有事,为什么他这样大方?小爱立刻摇头否认,脖子都快摇断了,说他们年龄悬殊这么大,怎么可能?

小爱一时间无比轻松,飞快地跑回家。知道供销员和志愿兵都要来,全家人都喜气洋洋的,同时又很有些为难,倘若两位同时到来,那是怎样的情景?一家人紧张,害怕,同时又盼望这样的场面,都心照不宣地有种胜利感。胡妈说如果志愿兵先来,就把那个供销员退掉,小爱没有表示意见。要是父母们不作主,她是怎么也拿不出一个决定的。她不知道怎么办。父母决定以后,她有种心安理得,觉得反正这不是她决定的。

胡妈几次动手要把屋子的卫生搞一下,但又好像怕小爱嘲讽,最后终于放弃了,和女儿采取了同样的战略:就是毫不掩饰,听其自然。 一上午母女俩都在等待,什么事情也不能干。一直等到下午才等来二表姐的电话,说志愿兵有事不能来了。全家人顿时都很气愤,羞耻,胡妈连连叹息,沉不住气地拿起电话就拨大表姐家,一会儿她转过头来说,“供销员明天要来!”

第二天,小爱还没起来就听见胡妈在外屋移动桌椅弄出“哐啷”的声音,还一边大叫着小爱起来加入她的工作。小爱躺着不动,觉得母亲像个小姑娘似的,好像供销员是来看她的,她对相亲这事比女儿还积极。小爱不知是该同情胡妈还是恶心她,但至少不愿和她一唱一和。她从枕下翻出一包烟,打火点燃一根,狠狠地抽一口,抽得头昏昏的。

忽而楼下人声喧嚷,是他们来了!她爬起来,忍不住换上了胡妈新买的衣服,在镜子前左照右照,又拿起扫帚就把房里扫了一遍,然后仔细凝听。她听见他们都入坐了,胡妈也在叫唤她,她才拖着僵硬的两腿出门,艰难地下了楼。

胡妈手忙脚乱地端凳倒茶,而大表姐和表姐夫早已在外面太阳下坐定了,一副城里人的优越派头。小爱感到自己必须顺从,得显出一副感恩的样子,大表姐的女儿小宁缠着她画画,她拿出画本,对着表姐、姐夫和供销员画速写,表演自己的才艺。供销员眼神里有一丝惊异,他今天穿了一件合身的格子西装,刚刚理过发,显得精神。大表姐建议到附近新建的菜场去看看,顺便购点年货。于是大家都起身,小爱和供销员、表姐、小宁走在一起。

一路上供销员一直是那种沉着的、分外谦虚的样子,很自然地和小爱搭话,问几句家常,小爱总是默然地和他保持着距离,虽然她早就想和他无所顾忌地交谈。回来途中,供销员提着沉甸甸的菜篮子(菜钱都是他付的),小爱只顾一个人往前冲,超出了他们五六十米,她内心里有一种东西在瓦解,供销员这样谦逊,真的越来越可爱了,还是大学生,他一定是能够理解她的。

胡妈做了一桌子菜,酒足饭饱后,供销员毫无要走的意思,他向大表姐说起自己近日要到昆明出差,提议小爱跟他一起去。大表姐马上问小爱去不去,小爱感到很突然,不理解供销员的大胆。胡爹似乎喝多了,他竟然一口答应了。他昏昏地把小爱拉到一边说:“这个伢子要得哩!他真会喝酒的,那瓶白酒差不多被他一个人喝完了。”

“喝酒还可以吗?”小爱质疑道,想起大诗人李白就因为酒精的力量,他老婆生下儿子是白痴。

“当然可以,男子汉就是要会喝酒。”胡爹说,“会喝酒才能融入这个社会。你没见他能说会道吗?简直是对答如流,说出来一套一套的,嗯,真不错。”

胡妈坚决反对女儿跟供销员去出差,要去就先打了结婚证!大家都不做声了,这件事不了了之。如果不是胡妈阻止,小爱会糊里糊涂跟去的,因为她所期待的似乎就是男人的这种主动。供销员又提出小爱下午跟他们一起到厂里去玩,晚上到歌舞厅唱歌,明天再去公园走走,因为几天后他就要出差了,理所当然得抓紧时间。大表姐在一旁进言,说这是应该的,青年人唱个歌,游个园,才像个谈恋爱的样子,什么活动都不搞还叫谈恋爱吗?

胡爹胡妈都同意了,供销员那隔着镜片的期待的眼神,促使小爱不由得跟着他们一路出来了。供销员格外大方地喊了一辆的士,小爱有些新奇,她从来没有坐过这种小汽车。可她有些不愿意去他们厂里,因为要在大表姐家过夜,觉得别扭,但去歌舞厅可以和供销员进一步接近,想到他几天后就要出差了,她心里生出一股失落感。


城里大表姐打来电话,说要给胡小爱做介绍,对象是他们厂里搞供销的大学生。胡爹对着话筒一个劲地点头,咧开嘴笑,女儿小爱终于长成一个大姑娘了,出落得五官清秀,肤色白里透红,走在街上不乏回头率。其实小时的她邋里邋塌,穿着大人的旧衣服,流着鼻涕,痴呆的样子被村里人耻笑为“傻女”。 她这种傻从来就有,记得三岁过年时,姑爷给本家的孩子发压岁钱,每人十元。小爱听从大人的教导,扑通跪下向姑爷磕了三个响头,可姑爷就不把那张十元的钞票给她,其他的孩子每人都有一张。

尤其胡妈,对这一刻似乎早已有些迫不及待,兴奋地凑到小爱跟前说,“要得哩!是大学生,还是搞供销的,配你绰绰有余,你就不要三心二意了,早点去打结婚证!”但她马上又慎重地说,“没打结婚证之前,千万不要和他睡觉,不管他怎样花言巧语,你一定要立场坚定;如果他硬要那样,你就要他先打结婚证。你晓得吧,这才是女人的厉害,你千万莫忘记!”

小爱应付地点点头,实际上她有些害怕,因为如果和那个男人见了面,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尽快地和他“睡觉”,其它的都可以放在一边,而这是不能向父母讲的,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的女儿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对他们来说是个永远的谜了。胡妈打开衣柜,一件又一件地为女儿试衣,要小爱打扮客气点,平时的“马虎相”会把男人吓跑的。小爱穿上又脱下那件宽肩膀的新西服(这是胡妈硬要她试的),总觉得不自在,觉得相亲不该这样“装相”,还是换上平时的旧衣服,得让男方看见自己平时真正的样子,才对得起他。胡妈不甘心,跑到集市上买了件时尚的紧身毛衣,要小爱穿上,小爱死活不穿,还说了一句“用不着这样着急,我还一点儿也不急!”。胡妈顿时傻了眼,怔怔地讲不出话来。

小爱关上门,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长相,观察了足足一个小时还不满足,又把窗帘遮得严严实实,在这寒冬腊月里把自己脱得精光,细细打量自己的身体,不由得有些垂头丧气,因为这该死的冬天,使她的小肚子凸起了许多,脸上也有些浮肿,看上去显得粗俗。她开始拼命地扭动起来,以为那多余的肉会在一瞬间奇迹般地消失,然后又用香皂把脸擦了一遍又一遍,挺起胸(虽然已经用罩子系得紧紧的,可还是格外打眼。胡妈说胸一定不能大,大了就是被男人摸过了,嫁不出去了),学着明星的样子走步,忍不住唱起了歌儿,真想让大表姐立刻带对象来给她看看,到底给她介绍了一位怎样的帅哥?说不定是个可以托付终生的美男子?而且也许被介绍的这位大学生什么都不在乎,不管她有怎样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地位,也还是喜欢她,爱她……那她就怀着赴死的决心,用双倍的爱来补偿他,就像老电影《刘巧团圆》里唱的:“俩个人学文化,纺棉花,他帮助我,我帮助他,做一对模范夫妻也不差”。她可以安心地在他提供的环境里面继续画画,学外语,写自己的恋爱日记,这有多好啊!……但如果她就这样糊里糊涂地结了婚,生下孩子,她没有工作,哪有能力养孩子?想到自己和孩子将要被男人供养着,她就受不了。

一到大表姐家,胡妈就连珠炮似地向表姐和姨妈诉说小爱这一路上的罪状:进了好几家服装店,可就是不肯试穿衣服。大表姐和姨妈不约而同地盯向小爱,忽然姨妈“啧啧”地摇头,她发现小爱肮脏的牛仔裤屁股后面竟有一个小洞,从洞眼里看去,明显地看见里面。姨妈犀利地说,“讲话要有分寸,走路要得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像个闺女的样子。”姨妈还劝小爱改掉陋习,注意打扮自己,谈到自己的三个女儿,她似乎很有些得意,因为她们都嫁了好人家(个个都是抢手货),而且都是她完全看上了,才叫女儿嫁的。她说她看人的眼光是很毒的,很准的。

胡妈连连点头,要姨妈这一次一定要给小爱参谋参谋。小爱羞耻极了,恨胡妈怎么这样怯弱地迎合别人,但她又不由自主地装出顺从的样子,拘谨地看着电视,全身崩着像要把某个难看的部位藏起来。大表姐看见她的口袋里有一个小本子,问这是什么?

小爱赶紧把本子抓在手里,生怕表姐会抢过去看,这是她的日记,她原是准备用它来打发相亲这段枯燥时间的。然而大表姐鄙夷地望都不望,像是故意保持距离地厉声道:“怎么,你还在看书?赶快把书扔掉!你知不知道,你总是皱着眉头一副蠢样子,显得不自然,已经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快把衣服换上!相亲不成也不能把自己弄成‘马妇’”!

“她哪里是看书,纯粹是在装,以为这样就是臭知识份子了。好的,我回去就把那些书烧掉!”胡妈像孩子一样兴奋地应合着,姨妈和大表姐都连连摇头,“啧啧”地感叹。

小爱怯了,二话没说就换上了新毛衣,毛衣紧贴着身体很不舒服,感觉像一只扒了毛的肉火鸡。

门铃终于响了。大表姐叫小爱去开门,小爱“霍”地从位子上站起来,走过去打开门,迎面而来的是一个老男人,戴着一付宽边眼镜,眼镜几乎遮住了那张瘦长脸的三分之一,穿一件比他身体大一倍的黄绿色夹克,手里提着一袋从楼下小贩那儿买来的苹果和桔子。小爱心里一暗,转身往里屋走,觉得这男的像小说《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中那个在婚礼上穿一件酸黄瓜色礼服的阿梅丈夫,简直吻合了,又感到自己趿着薄薄的拖鞋,身体一定显得矮小,想赶紧坐回位子上遮住丑陋。

他大方地放下袋子,拿着几个苹果去厨房洗,厨房里立刻传来锅碗瓢盘的乒乓声,和他十分坦然地和大表姐的说笑声(他的声音尖细而无力,有点像被阉过的公鸡)。不一会儿,他端着水果盘出来了,走过来冲厅里的三个女人恰如其分地显示笑容,一笑就露出了他那又长又黄的稀疏的牙齿,乍看去像个从老山村里的农民。接着他又给大家削苹果,还直呼小爱的芳名递上一个特别大的苹果。小爱接过苹果,拿起又放下,不肯吃,屏住气试图改变自己的僵硬,但却连动都不敢动了。

大表姐在厨房里准备饭菜,时不时跑过来和他说几句,分明在对他客气。他也像一个主人样,在客厅和厨房之间来回踱步,视察。他像感觉到了什么,忽然凑过来,坐到三个女人的正对面,姨妈傲慢地低垂着眼睛,僵尸样一句话也不说。愁眉不展的胡妈就打破了沉默,开始盘问他父母、住房、工作、工资等情况,象是审犯人一样,他镇定自如地回答着。小爱暗暗地替他难受,她真想向他表白她不是这样的,她绝没有这样繁琐,她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只是他这么镇静,若无其事,能有爱吗?

四个人都盯着电视不做声了。小爱提醒自己:喂,别走神,既然介绍的是这穿香蕉皮夹克的供销员,你得寻出他的可爱之处来,你可千万不能像以往那样胡来呵。她知道这个供销员绝对看上了自己,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她原以为自己不会被看上,她已经不是一个“雏女”,有无法向人交待清楚的恋爱史。而且,即使在结婚当妻子以后她也会背着丈夫和别的男人交往的,甚至,实际上她根本就不会和这供销员睡觉……她一时百感交集起来,眼球也变得温暖了。她想她可以试一试,眼前这个青年长得这样衰败,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28岁)还要苍老一倍,而且他肯定有过女朋友,甚至像“飘客”一样找过工作者,而且他的工资低微,一月收入才几百元,但这一切都不成问题,她可以出去打工,干最累的活。她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自己推着小烟摊(夏天就推冷饮车)四处叫卖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地笑起来,旁边的人都诧异地瞅着她,她更忍不住笑,尤其意识到自己这不由自主做出一付矜持的姿态,特别想笑。

开饭了,等他们全部拥进那狭窄的厨房里挤坐好,小爱才低头迅速地入了坐,还没定下神,供销员已经盛了满满的一碗饭放在她面前。对这种主动进攻,她有种幸福的诧意(既恶心又有些甜蜜),还没有哪个男士这样对待过她,哪怕这仅仅是虚伪透了的把戏。表姐和供销员交谈着厂里的琐事,供销员喝着酒,夹着菜,承诺下回来帮大表姐修理电视机,还答应帮大表姐从厂里弄点什么东西,而表姐也眉来眼去,说着夸奖他的话,好像这次饭局仅仅是他们厂里同事之间的走门串户,喝酒拉家常。

简简单单的几个素菜,那唯一的一份肉只有小半碗,被剁得很细,小爱每次一夹菜,准会有好几双眼睛盯着,她夹菜的手有些抖,她万分羞怒却禁不住筷子的颤抖,以至两次菜都从筷子间滑了下去,不得不停止夹菜,尽管她也很想吃桌上那些份量少得可怜的菜。为了避免再次盛饭的尴尬,她吃得极慢,一直等到有人丢了筷子,她才迅速扒光了碗里的饭,抖抖地放下碗筷,咬出那句她本不想讲的客套话:“大家慢吃”,然后逃也似地奔进客厅。一会儿胡妈走了出来,鄙夷地质问小爱,怎么蠢得连饭也不肯吃饱。

供销员洗完碗,又给各位泡了一杯茶,大家都围坐在客厅里。表姐带着种吹嘘的语气说起小爱家开了个小杂货店,而且小爱家处在一个将要被政府收购的黄金地段!要是供销员看上了小爱,会很幸福的!但提到寒酸的小店,小爱万分羞愧,这更像是指她全家都没有正式工作,都闲在家里,而她也只是连瞒带骗地抓住一个男人“吃饭穿衣”。她害怕供销员体会出她的卑微,无能为力,在晚饭前因见到供销员的长相而生出来的自信心塌下来了。她还觉察出供销员似乎变得镇定自若了些,他在寻找机会和她对话,她躲避着,绝不主动开口,以至于在饭后一个小时他们没有对过一句话,也没有交换过一个眼神。他试探性地问了她两个无聊的问题,被她扭着脸冷冰冰地回答后,他就再也找不到一句话了,也如她一样默默地盯着电视机。她扭过脸,不望他,想到“百无聊赖”这个词,感到他几次挣扎着想要说点什么、而忽而转成木然的样子,好像已经放弃了和她沟通的想法。

好一段让人憋闷的沉默过去了,供销员竟然起身告辞,小爱顿时像受了什么侮辱一样,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当然她本人倒不计较这种说不出来的“亏”,只是面对“做介绍”(“相亲”)这件事,她无师自通地想要计较。供销员一走,小爱不知如何是好,有些心慌意乱,她想不出用哪种方式去和大表姐谈,谈什么。表姐像故意回避似地在厨房里东忙西忙,被别人拉去喝酒的姐夫还没回,倘若回来,又要让小爱尴尬好一阵了。她从厨房出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觉得怎么样?”

“怎么样?”小爱应着,她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倘若她点头认可,那就表示她和青年的“谈爱”关系正式成立了,青年就有权闯进自己的生活,接着就是那一系列可以预料的事;而如果说“不”,她又不愿意,好像她从没有说过“不”似的。不管怎么样,有总比没有好。但是单单要回答“怎么样”这种问题,她却茫然了。供销员长得丑,还厚着脸皮虚伪地献殷情,她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是要继续交往还是再不交往?她不知道。她之所以跟胡妈来加入这种可笑的相亲,是认为自己在体验一件她从未经历过的事,从而更清楚地看到人是怎么回事。而通过表姐介绍,她认识了一个陌生的青年(要不是介绍就可能永远见不到),只要她同意,这个青年将成为她的男朋友,于是在人们眼里,她再也不是没人要的傻女,而且青年还会故作风情地给她夹菜、削苹果、和倒茶,说着让人妒忌的“情深意重”的俏皮话,那不是很有意思,也很体面的一件事? ……然而她不敢往下想,她下意识地碰了下口袋里的日记本,现在它显得是多余的,甚至是很累赘的了。

“到底怎么样?”大表姐睁着一双大眼睛再次问道。

“怎么样,我,……现在还不知道,还要谈谈看看……”小爱支唔着。

表姐却格外满意这种回答似的,笑容可掬地,好像她就是那供销员。

“好老啊,那一排稀疏的长牙齿……”胡妈皱着眉头,语气却有些犹疑。

姨妈虽然也摇着头,但并不如胡妈那样幼稚地下判断,而是对小爱说:“我跟你说,小爱,你现在还小,不用这样急,听我的话,等一等,明天我要你二表姐给你介绍一个更好的,不论条件、长相都比这个供销员强。”

“天哪,还要介绍……”小爱的脑海里在嗡嗡响,像要炸开了似的,觉得与其再介绍一个陌生的,还不如就找这个已初见端倪的供销员。

胡妈马上应承下来了, 恨不得姨妈现在就带她先去见见。小爱仍很惊异,感觉就好像她当众一丝不挂:这一个才刚刚认识,还没有开端,明日又要去面对另一个青年,她此刻再也没有想见到供销员之前那种激动了,不如说没了感觉。唉,明天还要去见另一个青年,她到底选择哪一个?难道现在她被允许可以光明正大地乱谈恋爱了,而且越多越好?难道自己一直只是在迎合供销员,迎合着跟他睡觉?天啊!决不是这样的,她还是觉得这种行为,以及思想还是在暗地里进行,不为人知的好!……她脑子里呈现一片空白,好久才回过神来,原来她什么也没有想!

第二天,姨妈、胡妈和小爱吃过早饭就到二表姐家去了。三个人到得太早了,直到天黑才等来那个志愿兵。志愿兵显然要比供销员更有身份,更年轻,他一来就说自己是很忙的,每天都给首长开车呢!他当着众人的面毫不遮掩地观察小爱,看了足有一分钟之后,失去了好奇心,变得毫无表情了。二表姐要志愿兵开小车送小爱和胡妈回去,志愿兵连忙推说晚上还有任务,说着就告辞了。

志愿兵一走,三个女人都气愤地望向小爱,似乎小爱丢了她们的面子,但小爱认为她们也一定感到了志愿兵没相上她。二表姐怪胡妈没有给小爱买几套好看的衣服,然后她谈到了最重要的问题:当志愿兵主动剥了桔子给小爱,小爱并不吃,却把桔子放在有灰尘的茶几上,过了许久,又把脏了的桔子吃了,这是怎么回事?小爱低下头,答不上话,相比之下,她还是喜欢那个老供销员,供销员至少有种沧桑的男人味,而矮矮的志愿兵像个小屁孩,皮肤白得像个女人。

回到家,小爱忽然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期待,分外羞耻。她死死地盯着镜子里的自己,像对其他一切都失去了兴趣。这时,十八岁的时髦姑娘小白来了。小白是村里最漂亮的,漂亮到让人不敢正视。据说深更半夜总有男士敲她的门。最近她经常来找小爱的老弟,两人关在房里不出来。小白的男友是老弟的死党,小白却整天守着老弟。老弟房里到处是烟蒂、花生瓜子壳、脏臭的袜子、用过的套、甚至地板上遗留着老弟那变了色的命液,小白都毫不介意。胡妈时不时凶恶的捶门,用尖刻的话羞辱小白,但她却无动于衷,第二天照来不误。

小白的漂亮出众,使小爱气馁,感觉自己不伦不类,她几次勇敢地久久盯着小白的脸蛋,想从中找出些缺点来,但除了一种分明的无所谓和近似于明星的搔首弄姿,看不出有什么不好。她忍不住讨好地对小白谈起自己的相亲,一听到相亲,小白诧异地盯着她,以一种老成口气说,“那样的男人,有必要谈吗?要是我,我就要狠狠地宰他一次,然后拜拜。”

小爱被逗笑了,觉得自己和小白心有灵犀,特别在对待男士方面那种随意的恋爱态度,那种总是主动投怀送抱的莫名其妙,实在太相同了。

小白坚决要小爱拒绝相亲,反正她现在没有谈恋爱了(对爱没有一点兴趣),小爱这么年轻就守着父母很不妥,应该出去找工作,而她正准备去Z市当北漂,问小爱去不去。

小爱答不上来,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去一个陌生地方,她的书和画、她的日记怎么办?是离开这里去更自由的“恋爱”(听说小白要去的那个城市就是女孩送上门免费让男人“睡觉”的地方),还是就此听从父母安排早早结婚?……似乎离开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新事,而且在表姐们热衷于给她做介绍的时候出逃,这就更有意味了。

“你不是说你有一个非常的朋友吗?他经常给你写信,你们无话不谈,那为什么还要接受父母亲给你找的男人?为什么你不拒绝?为什么你不趁此机会和我一起逃跑?……”小白质问道。

“天啊!”小爱心里叫苦,自己说的那个“非常朋友”是指的李大年呀!李大年是个已婚中年男,网上认识的,她仅仅是怕同辈都嘲笑她这个傻女没有男朋友(有的甚至认为她根本不懂男女之事),为了证实自己的魅力,就把李大年虚拟成和她同龄的男性,逢人讲述自己和他的交往,其中包括细腻的拥抱情节。最让她的虚荣心得到满足的,是李大年每星期必来一封信,有时还一星期收到两封,这是村里任何一个女孩也无法攀比的。她总是对人谈起李大年和她谈论的问题,讲些李大年讲过的话,向所有的人展示她和李大年的奇怪而高级的关系,通过这种展示把听众搞得昏头昏脑,一脸尴尬,她就有一种几乎是歇斯底里的兴奋。

虽然她向听众吹嘘过后并不能改变什么,包括他们认为她傻的看法,但她管不了那么多,反正他们没见过李大年,何况她和李大年也可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谈恋爱”吧。

现在小白却直接逼问她这个“非常朋友”,她很有些难堪。让她紧张的是,她竟居心叵测地想把小白介绍给李大年认识,小白会不会喜欢上这个老男人,李大年会不会喜欢上小白?她冲动地赶紧给李大年去了电话,他同意见面。

她俩迅速来到了最近的一家咖啡馆,等了一会儿,李大年出现了,真神速!小白傻了眼,这朋友竟是个秃老头,穿一身名牌,径直朝小爱走来,肥大的手搭在小爱肩上,摩挲了好几下才松开,傻乎乎的小爱却毫无察觉。

李大年任由两个女孩拿着菜单“狂宰”,毫不介意,还主动点了最贵的牛排,当听说两人想去Z市,他直问她们去Z市想干什么,到底想得到什么?这样去有意义吗?为什么就不能继续在家里——在自己的处境里忍着?他摆事实,讲道理,还讲了些励志的哲理,叮嘱小爱千万要注意,万不可染上病……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男的戴上安全套。小白和小爱都吃了一惊,极力掩饰心中的恐惧,默默顺从这种无形的暴力。

李大年态度突然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说Z市其实是个好地方,要她们好好地在那里奋斗,说不定他也会去的。他慎重地开了一张单,上面写着必须随身带的几本最重要的书、在旅途和火车上要防范什么、出门在外的注意事项等,还应承给她们买火车票,随手给了小爱一张信用卡。小爱不敢去望那卡,久久地揣在手中就像揣着一枚炸弹,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拿上这么多钱。

小爱上完洗手间,李大年正和小白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小白一直沉默着,脸相并不快活,那种融洽的氛围似乎在说他们一拍即合地发生了什么,小爱有些不好意思走近了,她走上去插嘴,想要显示自己,他们却并不理会她。忽然,小白站起身说时间不早了,她有事要先走。李大年突然挽住小爱双臂,悄悄说小白没有她漂亮,太俗气,阴暗的眼神使他“畏惧”。小爱揣着卡,做出格外迎合的样子,这样的评价虽然使她感到幸福,同时也扫兴。李大年买了两张周末的火车票。小爱给小白送去了一张。

一转眼周末到了,凑巧的是两个表姐都来了电话,约定下午带男方到家里来。小爱为了难,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背着行李包就要出门,胡妈一把揣住她,直叫胡爹过来,俩人对小爱教训了一顿。小爱恳求父母放行,说小白正在车站等她,她得去向小白讲清楚,另外她还得向小白索回两件衣服,胡妈死活不让她出门,生怕她会跑掉。小爱对自己很不满,不明白自己怎么会向父母汇报出小白,真是自找麻烦!哦,原来都是那供销员和志愿兵在作怪!她向父母交待了一句“我会准时回的”,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丢下行李飞也似地跑了。

到了外面,她的脚步却变得沉重而迟疑了,总是担心着自己会不会回去晚了,供销员或志愿兵都在家里焦急地等她……她突然决定不去了,也不去车站退票,感到这是命运的安排,她给小白打电话解释了一番,小白有些气愤但无可奈何,只好把火车票退了。小白在电话里质问她是不是和李大年有事,为什么他这样大方?小爱立刻摇头否认,脖子都快摇断了,说他们年龄悬殊这么大,怎么可能?

小爱一时间无比轻松,飞快地跑回家。知道供销员和志愿兵都要来,全家人都喜气洋洋的,同时又很有些为难,倘若两位同时到来,那是怎样的情景?一家人紧张,害怕,同时又盼望这样的场面,都心照不宣地有种胜利感。胡妈说如果志愿兵先来,就把那个供销员退掉,小爱没有表示意见。要是父母们不作主,她是怎么也拿不出一个决定的。她不知道怎么办。父母决定以后,她有种心安理得,觉得反正这不是她决定的。

胡妈几次动手要把屋子的卫生搞一下,但又好像怕小爱嘲讽,最后终于放弃了,和女儿采取了同样的战略:就是毫不掩饰,听其自然。 一上午母女俩都在等待,什么事情也不能干。一直等到下午才等来二表姐的电话,说志愿兵有事不能来了。全家人顿时都很气愤,羞耻,胡妈连连叹息,沉不住气地拿起电话就拨大表姐家,一会儿她转过头来说,“供销员明天要来!”

第二天,小爱还没起来就听见胡妈在外屋移动桌椅弄出“哐啷”的声音,还一边大叫着小爱起来加入她的工作。小爱躺着不动,觉得母亲像个小姑娘似的,好像供销员是来看她的,她对相亲这事比女儿还积极。小爱不知是该同情胡妈还是恶心她,但至少不愿和她一唱一和。她从枕下翻出一包烟,打火点燃一根,狠狠地抽一口,抽得头昏昏的。

忽而楼下人声喧嚷,是他们来了!她爬起来,忍不住换上了胡妈新买的衣服,在镜子前左照右照,又拿起扫帚就把房里扫了一遍,然后仔细凝听。她听见他们都入坐了,胡妈也在叫唤她,她才拖着僵硬的两腿出门,艰难地下了楼。

胡妈手忙脚乱地端凳倒茶,而大表姐和表姐夫早已在外面太阳下坐定了,一副城里人的优越派头。小爱感到自己必须顺从,得显出一副感恩的样子,大表姐的女儿小宁缠着她画画,她拿出画本,对着表姐、姐夫和供销员画速写,表演自己的才艺。供销员眼神里有一丝惊异,他今天穿了一件合身的格子西装,刚刚理过发,显得精神。大表姐建议到附近新建的菜场去看看,顺便购点年货。于是大家都起身,小爱和供销员、表姐、小宁走在一起。

一路上供销员一直是那种沉着的、分外谦虚的样子,很自然地和小爱搭话,问几句家常,小爱总是默然地和他保持着距离,虽然她早就想和他无所顾忌地交谈。回来途中,供销员提着沉甸甸的菜篮子(菜钱都是他付的),小爱只顾一个人往前冲,超出了他们五六十米,她内心里有一种东西在瓦解,供销员这样谦逊,真的越来越可爱了,还是大学生,他一定是能够理解她的。

胡妈做了一桌子菜,酒足饭饱后,供销员毫无要走的意思,他向大表姐说起自己近日要到昆明出差,提议小爱跟他一起去。大表姐马上问小爱去不去,小爱感到很突然,不理解供销员的大胆。胡爹似乎喝多了,他竟然一口答应了。他昏昏地把小爱拉到一边说:“这个伢子要得哩!他真会喝酒的,那瓶白酒差不多被他一个人喝完了。”

“喝酒还可以吗?”小爱质疑道,想起大诗人李白就因为酒精的力量,他老婆生下儿子是白痴。

“当然可以,男子汉就是要会喝酒。”胡爹说,“会喝酒才能融入这个社会。你没见他能说会道吗?简直是对答如流,说出来一套一套的,嗯,真不错。”

胡妈坚决反对女儿跟供销员去出差,要去就先打了结婚证!大家都不做声了,这件事不了了之。如果不是胡妈阻止,小爱会糊里糊涂跟去的,因为她所期待的似乎就是男人的这种主动。供销员又提出小爱下午跟他们一起到厂里去玩,晚上到歌舞厅唱歌,明天再去公园走走,因为几天后他就要出差了,理所当然得抓紧时间。大表姐在一旁进言,说这是应该的,青年人唱个歌,游个园,才像个谈恋爱的样子,什么活动都不搞还叫谈恋爱吗?

胡爹胡妈都同意了,供销员那隔着镜片的期待的眼神,促使小爱不由得跟着他们一路出来了。供销员格外大方地喊了一辆的士,小爱有些新奇,她从来没有坐过这种小汽车。可她有些不愿意去他们厂里,因为要在大表姐家过夜,觉得别扭,但去歌舞厅可以和供销员进一步接近,想到他几天后就要出差了,她心里生出一股失落感。

晚上,一行人进了歌舞厅。歌舞厅里五彩缤纷,灯光忽明忽暗。大表姐和表姐夫就像两个孩子,争先恐后地跑上去一展歌喉,都是情和爱的对唱,而平日里他们早已经不再是“哥哥妹妹”,好几次走到了离婚的边缘。此刻他们完全沉浸在卡拉OK这种娱乐中,唱了一首又一首,仿佛不尽情地唱就会浪费了票钱。

小爱看着供销员在歌厅里奔来奔去的殷情样子,有一点感动,但她一直低着头,像是和自己作对似的,就是不愿意融入到他们中间去,不愿意给他们、也给自己制造轻松氛围,这会让她不由自主地忘记自己;而且听着那些醉生梦死的流行歌,她总有种恐惧的感觉,她从不在这种地方放松自己,虽然自己随时都会被这种豪华的场面所俘获,留连着不愿返回。突然,她神经质地抓紧李大年送给她的那张银行卡,抓着它就如同见到了他本人,这让她下定决心把自己别扭的角色演下去,维持住眼前的热闹,她默念着:“李大年,你知道吗,我在这儿,你嘲笑我的庸俗吧!”。

又捱了一段空虚的时间,供销员再次要小爱唱一首。小爱终于同意唱一首《梦醒时分》,并不是因为它格外有深意,而是因为这首歌是刚和李大年在网上认识时她正在学唱的,而且她分明地感到,“梦醒时分”这句话似乎暗示着什么。轮到小爱唱时,小爱格外紧张起来。她屏住气走上去站好,眼前茫然无物,“卡拉OK”的大屏幕仿佛在远处模糊的闪动,她的手脚像被什么束缚了似的僵硬着,放不开。按理说她是毫无羞耻之心,毫不惧怕什么的,难道是因为供销员,因为他,她就不能自已,不可克制地想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标准的初女样?但她唱了起来,竭力用本真的、深沉而哀伤的声音,音量小得像是哼哼,似乎只有她自己能听见,而且高音处完全唱不上去,好几个地方唱走了调。

一首下来,小爱感到刚才那段极其难受的状态终于过去了。然而接着更让她难受了:他们在欣赏过她的声音后,既不赞扬也不批评,都板着脸装出什么也没发生的样子。小爱想自己一定唱得很糟,于是坐立不安起来。大表姐、表姐夫和供销员好像完全沉浸在卡拉OK这种娱乐中,唱了又唱,仿佛不尽情地唱就会浪费了票钱,小爱被他们遗忘了。乏味,无法忍受的乏味。难道是她自己首先乏味吗,小爱不禁自问,想起身走。她故意露出厌烦而乏味的脸相,想让供销员看见,以为他会很懂味地邀她出去,两人去荒凉的小街上走,尽情地走,一直走下去。然而供销员虽然看见了她,却仍然是沉着脸,一副无辜的样子。

小爱急了,干脆起身,在门口站了一会,又转回座位。

四周仍是静悄悄的。她感到耻辱,那么郑重其事地把她叫来,在这样寒冷的夜晚(虽然她并不感到冷),她原以为供销员会有什么出奇不意的表现,至少,他们两人会单独在一起无所顾忌的谈话,敞开心扉地交流。然而供销员除了殷情地递茶倒水之外再没有别的。小爱再一次离开位子,真的出来了。

外面是凛冽的寒风,小爱瑟缩着,提起精神抵抗,但不知往何处去。想到自己真不该蠢里蠢气出来,应该忍受着,不把自己的“怪”展现在他们面前。而青年为什么没有跟出来,自己为什么希望他跟出来……到底她要怎么办 ?供销员这样对待她是对的,因为她没有对他表示任何明显的亲热啊。当然,她绝不会那么女人味十足地,庸俗地向男人献媚。献媚是和艺术相反的劣等情绪。但要男人们或者供销员无视她的严肃甚至丑陋的毫无风情,让他们看上她,几乎不可能。比如,她向任何一个青年毫不掩饰地问“你爱我吗?”然后用一种好不容易才把自己的面子尊严抛得一干二净的、几乎是勇敢的眼神,毫不放过地盯着他们,他们就像活见鬼了似的逃避不赢。而如果她板着脸,装出一副很深沉很正经的样子,问他们看过些什么书,对“集体主义”这种个性怎样看,理想是什么等等,他们又会觉得她是王婆婆的裹脚布,又脏又臭。这样两条路都走不通似的。小爱心里很清楚,这种两难是自找的,是自己的“专利”。

别的女性对于男性总是有办法,谈起爱来“如鱼得水”。其实小爱也知道,自己如果不那么坚持,不那么故意把自己弄得怪模怪样,是完全可以得到一份现实的爱的。她曾经爱过好几个青年,凭着一时的激情冲力和他们接触,甚至……但那些现实的爱,是真正的爱吗?不管男的如何殷情,如何诚恳,实际上是一点也不理解,也不关心,那些“男欢女爱”的苍白的“快活”,只不过是敷衍……小爱沿街走着,一会儿就到了街的尽头,只好转回去。经过歌舞厅门口,她装模作样地站住,看了看那金色的招牌和富丽堂皇的大门,匆匆地走过。

一直走到表姐的厂里,黑漆漆的,没有人。她找到公共厕所,里面亮着一只小而发黄的灯泡。实际上她并不想大小便,这时却像真的有什么事、需要匆匆上一回厕所似的走进去。解开裤头,煞有介事地蹲下来,眼睛立刻看到了脚下那让人恶心的粪沟,一股难闻的臭气冲脸而来。她生出一股阴沉而异样的快意,想到自己撇开了那些冠冕堂皇的人们(即使是恋爱对象)而莫名其妙地蹲在厕所里,实在是件有意味的、极有讽刺性的事。虽然有意味,她却没有在其中久留。

出来后,她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已经没有勇气回到歌舞厅了。几次走到它门口,又若无其事地走过去。当她来回走了好几趟之后,猛然看见了供销员,他正瑟缩着走来,问她干什么去了,让他找了很久。她吱唔着说是出来透透空气,语气严肃而又不失柔和,还有些娇气。听到这个回答,供销员的脸上虽没有明显的鄙夷,眼神却有些飘浮,但他没有对她板起脸,而是还有兴趣似的。小爱激动起来,问他唱了歌吗?感觉怎么样?唱了几次?是不是专唱爱情歌曲?是不是在期待她再去唱,或者两个人合唱,或者对唱?……供销员一时间沉闷着,回答不了小爱这么多的问题。

“你感到乏味吗?”小爱变得多话起来,简直是忍不住要说。

“没有,工作一天挺累的,出来唱唱歌、轻松轻松不是很好吗?”供销员无心地应着。

“在那么多人中间,你感到别扭吗?”小爱心想他不知道她讲的乏味,就是指他这个人乏味,“我喜欢两个人出来走走,谈谈话会好些。”

“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供销员表情疑惑,平淡,眼睛在镜片里面闪了一下。

“你恋爱过吗?”小爱不等回答,又说,“我以为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我不喜欢在所有的人的窥伺下来进行这件事……”

“我恋爱过!但你怎么能这样讲?别人也是出于关心……”供销员说,极力在掩藏脸上克制不住的暗笑。

“让我们在这条街上走一通晚,怎么样?”

“我们还是进去吧,要不然,你表姐会担心的。”

快进歌舞厅大门时,供销员脸上还是那种欲笑又止的表情,突然说,“小爱,你太老实了,像你这种老实的女孩很少。出门在外要放开,要强势,不然在社会上会要吃亏的。你确实太老实了。”

小爱昏糊糊地,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冒出这样的话,就当是他的浅薄吧,她记不住自己说了些什么,可她认为自己根本就不是什么“老实”。想到自己在他眼里只不过是发神经,她有些尴尬起来,一时也想不出往下该说些什么,同时又分明地感到他并没有放弃她,还对她怀着幻想。现在她真希望时间能停留住,让他们俩永远在这条肮脏的小街上走来走去,即使不说话,或者风马牛地各说各的也行。


城里大表姐打来电话,说要给胡小爱做介绍,对象是他们厂里搞供销的大学生。胡爹对着话筒一个劲地点头,咧开嘴笑,女儿小爱终于长成一个大姑娘了,出落得五官清秀,肤色白里透红,走在街上不乏回头率。其实小时的她邋里邋塌,穿着大人的旧衣服,流着鼻涕,痴呆的样子被村里人耻笑为“傻女”。 她这种傻从来就有,记得三岁过年时,姑爷给本家的孩子发压岁钱,每人十元。小爱听从大人的教导,扑通跪下向姑爷磕了三个响头,可姑爷就不把那张十元的钞票给她,其他的孩子每人都有一张。

尤其胡妈,对这一刻似乎早已有些迫不及待,兴奋地凑到小爱跟前说,“要得哩!是大学生,还是搞供销的,配你绰绰有余,你就不要三心二意了,早点去打结婚证!”但她马上又慎重地说,“没打结婚证之前,千万不要和他睡觉,不管他怎样花言巧语,你一定要立场坚定;如果他硬要那样,你就要他先打结婚证。你晓得吧,这才是女人的厉害,你千万莫忘记!”

小爱应付地点点头,实际上她有些害怕,因为如果和那个男人见了面,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尽快地和他“睡觉”,其它的都可以放在一边,而这是不能向父母讲的,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的女儿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对他们来说是个永远的谜了。胡妈打开衣柜,一件又一件地为女儿试衣,要小爱打扮客气点,平时的“马虎相”会把男人吓跑的。小爱穿上又脱下那件宽肩膀的新西服(这是胡妈硬要她试的),总觉得不自在,觉得相亲不该这样“装相”,还是换上平时的旧衣服,得让男方看见自己平时真正的样子,才对得起他。胡妈不甘心,跑到集市上买了件时尚的紧身毛衣,要小爱穿上,小爱死活不穿,还说了一句“用不着这样着急,我还一点儿也不急!”。胡妈顿时傻了眼,怔怔地讲不出话来。

小爱关上门,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长相,观察了足足一个小时还不满足,又把窗帘遮得严严实实,在这寒冬腊月里把自己脱得精光,细细打量自己的身体,不由得有些垂头丧气,因为这该死的冬天,使她的小肚子凸起了许多,脸上也有些浮肿,看上去显得粗俗。她开始拼命地扭动起来,以为那多余的肉会在一瞬间奇迹般地消失,然后又用香皂把脸擦了一遍又一遍,挺起胸(虽然已经用罩子系得紧紧的,可还是格外打眼。胡妈说胸一定不能大,大了就是被男人摸过了,嫁不出去了),学着明星的样子走步,忍不住唱起了歌儿,真想让大表姐立刻带对象来给她看看,到底给她介绍了一位怎样的帅哥?说不定是个可以托付终生的美男子?而且也许被介绍的这位大学生什么都不在乎,不管她有怎样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地位,也还是喜欢她,爱她……那她就怀着赴死的决心,用双倍的爱来补偿他,就像老电影《刘巧团圆》里唱的:“俩个人学文化,纺棉花,他帮助我,我帮助他,做一对模范夫妻也不差”。她可以安心地在他提供的环境里面继续画画,学外语,写自己的恋爱日记,这有多好啊!……但如果她就这样糊里糊涂地结了婚,生下孩子,她没有工作,哪有能力养孩子?想到自己和孩子将要被男人供养着,她就受不了。

一到大表姐家,胡妈就连珠炮似地向表姐和姨妈诉说小爱这一路上的罪状:进了好几家服装店,可就是不肯试穿衣服。大表姐和姨妈不约而同地盯向小爱,忽然姨妈“啧啧”地摇头,她发现小爱肮脏的牛仔裤屁股后面竟有一个小洞,从洞眼里看去,明显地看见里面。姨妈犀利地说,“讲话要有分寸,走路要得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像个闺女的样子。”姨妈还劝小爱改掉陋习,注意打扮自己,谈到自己的三个女儿,她似乎很有些得意,因为她们都嫁了好人家(个个都是抢手货),而且都是她完全看上了,才叫女儿嫁的。她说她看人的眼光是很毒的,很准的。

胡妈连连点头,要姨妈这一次一定要给小爱参谋参谋。小爱羞耻极了,恨胡妈怎么这样怯弱地迎合别人,但她又不由自主地装出顺从的样子,拘谨地看着电视,全身崩着像要把某个难看的部位藏起来。大表姐看见她的口袋里有一个小本子,问这是什么?

小爱赶紧把本子抓在手里,生怕表姐会抢过去看,这是她的日记,她原是准备用它来打发相亲这段枯燥时间的。然而大表姐鄙夷地望都不望,像是故意保持距离地厉声道:“怎么,你还在看书?赶快把书扔掉!你知不知道,你总是皱着眉头一副蠢样子,显得不自然,已经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快把衣服换上!相亲不成也不能把自己弄成‘马妇’”!

“她哪里是看书,纯粹是在装,以为这样就是臭知识份子了。好的,我回去就把那些书烧掉!”胡妈像孩子一样兴奋地应合着,姨妈和大表姐都连连摇头,“啧啧”地感叹。

小爱怯了,二话没说就换上了新毛衣,毛衣紧贴着身体很不舒服,感觉像一只扒了毛的肉火鸡。

门铃终于响了。大表姐叫小爱去开门,小爱“霍”地从位子上站起来,走过去打开门,迎面而来的是一个老男人,戴着一付宽边眼镜,眼镜几乎遮住了那张瘦长脸的三分之一,穿一件比他身体大一倍的黄绿色夹克,手里提着一袋从楼下小贩那儿买来的苹果和桔子。小爱心里一暗,转身往里屋走,觉得这男的像小说《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中那个在婚礼上穿一件酸黄瓜色礼服的阿梅丈夫,简直吻合了,又感到自己趿着薄薄的拖鞋,身体一定显得矮小,想赶紧坐回位子上遮住丑陋。

他大方地放下袋子,拿着几个苹果去厨房洗,厨房里立刻传来锅碗瓢盘的乒乓声,和他十分坦然地和大表姐的说笑声(他的声音尖细而无力,有点像被阉过的公鸡)。不一会儿,他端着水果盘出来了,走过来冲厅里的三个女人恰如其分地显示笑容,一笑就露出了他那又长又黄的稀疏的牙齿,乍看去像个从老山村里的农民。接着他又给大家削苹果,还直呼小爱的芳名递上一个特别大的苹果。小爱接过苹果,拿起又放下,不肯吃,屏住气试图改变自己的僵硬,但却连动都不敢动了。

大表姐在厨房里准备饭菜,时不时跑过来和他说几句,分明在对他客气。他也像一个主人样,在客厅和厨房之间来回踱步,视察。他像感觉到了什么,忽然凑过来,坐到三个女人的正对面,姨妈傲慢地低垂着眼睛,僵尸样一句话也不说。愁眉不展的胡妈就打破了沉默,开始盘问他父母、住房、工作、工资等情况,象是审犯人一样,他镇定自如地回答着。小爱暗暗地替他难受,她真想向他表白她不是这样的,她绝没有这样繁琐,她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只是他这么镇静,若无其事,能有爱吗?

四个人都盯着电视不做声了。小爱提醒自己:喂,别走神,既然介绍的是这穿香蕉皮夹克的供销员,你得寻出他的可爱之处来,你可千万不能像以往那样胡来呵。她知道这个供销员绝对看上了自己,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她原以为自己不会被看上,她已经不是一个“雏女”,有无法向人交待清楚的恋爱史。而且,即使在结婚当妻子以后她也会背着丈夫和别的男人交往的,甚至,实际上她根本就不会和这供销员睡觉……她一时百感交集起来,眼球也变得温暖了。她想她可以试一试,眼前这个青年长得这样衰败,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28岁)还要苍老一倍,而且他肯定有过女朋友,甚至像“飘客”一样找过工作者,而且他的工资低微,一月收入才几百元,但这一切都不成问题,她可以出去打工,干最累的活。她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自己推着小烟摊(夏天就推冷饮车)四处叫卖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地笑起来,旁边的人都诧异地瞅着她,她更忍不住笑,尤其意识到自己这不由自主做出一付矜持的姿态,特别想笑。

开饭了,等他们全部拥进那狭窄的厨房里挤坐好,小爱才低头迅速地入了坐,还没定下神,供销员已经盛了满满的一碗饭放在她面前。对这种主动进攻,她有种幸福的诧意(既恶心又有些甜蜜),还没有哪个男士这样对待过她,哪怕这仅仅是虚伪透了的把戏。表姐和供销员交谈着厂里的琐事,供销员喝着酒,夹着菜,承诺下回来帮大表姐修理电视机,还答应帮大表姐从厂里弄点什么东西,而表姐也眉来眼去,说着夸奖他的话,好像这次饭局仅仅是他们厂里同事之间的走门串户,喝酒拉家常。

简简单单的几个素菜,那唯一的一份肉只有小半碗,被剁得很细,小爱每次一夹菜,准会有好几双眼睛盯着,她夹菜的手有些抖,她万分羞怒却禁不住筷子的颤抖,以至两次菜都从筷子间滑了下去,不得不停止夹菜,尽管她也很想吃桌上那些份量少得可怜的菜。为了避免再次盛饭的尴尬,她吃得极慢,一直等到有人丢了筷子,她才迅速扒光了碗里的饭,抖抖地放下碗筷,咬出那句她本不想讲的客套话:“大家慢吃”,然后逃也似地奔进客厅。一会儿胡妈走了出来,鄙夷地质问小爱,怎么蠢得连饭也不肯吃饱。

供销员洗完碗,又给各位泡了一杯茶,大家都围坐在客厅里。表姐带着种吹嘘的语气说起小爱家开了个小杂货店,而且小爱家处在一个将要被政府收购的黄金地段!要是供销员看上了小爱,会很幸福的!但提到寒酸的小店,小爱万分羞愧,这更像是指她全家都没有正式工作,都闲在家里,而她也只是连瞒带骗地抓住一个男人“吃饭穿衣”。她害怕供销员体会出她的卑微,无能为力,在晚饭前因见到供销员的长相而生出来的自信心塌下来了。她还觉察出供销员似乎变得镇定自若了些,他在寻找机会和她对话,她躲避着,绝不主动开口,以至于在饭后一个小时他们没有对过一句话,也没有交换过一个眼神。他试探性地问了她两个无聊的问题,被她扭着脸冷冰冰地回答后,他就再也找不到一句话了,也如她一样默默地盯着电视机。她扭过脸,不望他,想到“百无聊赖”这个词,感到他几次挣扎着想要说点什么、而忽而转成木然的样子,好像已经放弃了和她沟通的想法。

好一段让人憋闷的沉默过去了,供销员竟然起身告辞,小爱顿时像受了什么侮辱一样,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当然她本人倒不计较这种说不出来的“亏”,只是面对“做介绍”(“相亲”)这件事,她无师自通地想要计较。供销员一走,小爱不知如何是好,有些心慌意乱,她想不出用哪种方式去和大表姐谈,谈什么。表姐像故意回避似地在厨房里东忙西忙,被别人拉去喝酒的姐夫还没回,倘若回来,又要让小爱尴尬好一阵了。她从厨房出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觉得怎么样?”

“怎么样?”小爱应着,她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倘若她点头认可,那就表示她和青年的“谈爱”关系正式成立了,青年就有权闯进自己的生活,接着就是那一系列可以预料的事;而如果说“不”,她又不愿意,好像她从没有说过“不”似的。不管怎么样,有总比没有好。但是单单要回答“怎么样”这种问题,她却茫然了。供销员长得丑,还厚着脸皮虚伪地献殷情,她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是要继续交往还是再不交往?她不知道。她之所以跟胡妈来加入这种可笑的相亲,是认为自己在体验一件她从未经历过的事,从而更清楚地看到人是怎么回事。而通过表姐介绍,她认识了一个陌生的青年(要不是介绍就可能永远见不到),只要她同意,这个青年将成为她的男朋友,于是在人们眼里,她再也不是没人要的傻女,而且青年还会故作风情地给她夹菜、削苹果、和倒茶,说着让人妒忌的“情深意重”的俏皮话,那不是很有意思,也很体面的一件事? ……然而她不敢往下想,她下意识地碰了下口袋里的日记本,现在它显得是多余的,甚至是很累赘的了。

“到底怎么样?”大表姐睁着一双大眼睛再次问道。

“怎么样,我,……现在还不知道,还要谈谈看看……”小爱支唔着。

表姐却格外满意这种回答似的,笑容可掬地,好像她就是那供销员。

“好老啊,那一排稀疏的长牙齿……”胡妈皱着眉头,语气却有些犹疑。

姨妈虽然也摇着头,但并不如胡妈那样幼稚地下判断,而是对小爱说:“我跟你说,小爱,你现在还小,不用这样急,听我的话,等一等,明天我要你二表姐给你介绍一个更好的,不论条件、长相都比这个供销员强。”

“天哪,还要介绍……”小爱的脑海里在嗡嗡响,像要炸开了似的,觉得与其再介绍一个陌生的,还不如就找这个已初见端倪的供销员。

胡妈马上应承下来了, 恨不得姨妈现在就带她先去见见。小爱仍很惊异,感觉就好像她当众一丝不挂:这一个才刚刚认识,还没有开端,明日又要去面对另一个青年,她此刻再也没有想见到供销员之前那种激动了,不如说没了感觉。唉,明天还要去见另一个青年,她到底选择哪一个?难道现在她被允许可以光明正大地乱谈恋爱了,而且越多越好?难道自己一直只是在迎合供销员,迎合着跟他睡觉?天啊!决不是这样的,她还是觉得这种行为,以及思想还是在暗地里进行,不为人知的好!……她脑子里呈现一片空白,好久才回过神来,原来她什么也没有想!

第二天,姨妈、胡妈和小爱吃过早饭就到二表姐家去了。三个人到得太早了,直到天黑才等来那个志愿兵。志愿兵显然要比供销员更有身份,更年轻,他一来就说自己是很忙的,每天都给首长开车呢!他当着众人的面毫不遮掩地观察小爱,看了足有一分钟之后,失去了好奇心,变得毫无表情了。二表姐要志愿兵开小车送小爱和胡妈回去,志愿兵连忙推说晚上还有任务,说着就告辞了。

志愿兵一走,三个女人都气愤地望向小爱,似乎小爱丢了她们的面子,但小爱认为她们也一定感到了志愿兵没相上她。二表姐怪胡妈没有给小爱买几套好看的衣服,然后她谈到了最重要的问题:当志愿兵主动剥了桔子给小爱,小爱并不吃,却把桔子放在有灰尘的茶几上,过了许久,又把脏了的桔子吃了,这是怎么回事?小爱低下头,答不上话,相比之下,她还是喜欢那个老供销员,供销员至少有种沧桑的男人味,而矮矮的志愿兵像个小屁孩,皮肤白得像个女人。

回到家,小爱忽然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期待,分外羞耻。她死死地盯着镜子里的自己,像对其他一切都失去了兴趣。这时,十八岁的时髦姑娘小白来了。小白是村里最漂亮的,漂亮到让人不敢正视。据说深更半夜总有男士敲她的门。最近她经常来找小爱的老弟,两人关在房里不出来。小白的男友是老弟的死党,小白却整天守着老弟。老弟房里到处是烟蒂、花生瓜子壳、脏臭的袜子、用过的套、甚至地板上遗留着老弟那变了色的命液,小白都毫不介意。胡妈时不时凶恶的捶门,用尖刻的话羞辱小白,但她却无动于衷,第二天照来不误。

小白的漂亮出众,使小爱气馁,感觉自己不伦不类,她几次勇敢地久久盯着小白的脸蛋,想从中找出些缺点来,但除了一种分明的无所谓和近似于明星的搔首弄姿,看不出有什么不好。她忍不住讨好地对小白谈起自己的相亲,一听到相亲,小白诧异地盯着她,以一种老成口气说,“那样的男人,有必要谈吗?要是我,我就要狠狠地宰他一次,然后拜拜。”

小爱被逗笑了,觉得自己和小白心有灵犀,特别在对待男士方面那种随意的恋爱态度,那种总是主动投怀送抱的莫名其妙,实在太相同了。

小白坚决要小爱拒绝相亲,反正她现在没有谈恋爱了(对爱没有一点兴趣),小爱这么年轻就守着父母很不妥,应该出去找工作,而她正准备去Z市当北漂,问小爱去不去。

小爱答不上来,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去一个陌生地方,她的书和画、她的日记怎么办?是离开这里去更自由的“恋爱”(听说小白要去的那个城市就是女孩送上门免费让男人“睡觉”的地方),还是就此听从父母安排早早结婚?……似乎离开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新事,而且在表姐们热衷于给她做介绍的时候出逃,这就更有意味了。

“你不是说你有一个非常的朋友吗?他经常给你写信,你们无话不谈,那为什么还要接受父母亲给你找的男人?为什么你不拒绝?为什么你不趁此机会和我一起逃跑?……”小白质问道。

“天啊!”小爱心里叫苦,自己说的那个“非常朋友”是指的李大年呀!李大年是个已婚中年男,网上认识的,她仅仅是怕同辈都嘲笑她这个傻女没有男朋友(有的甚至认为她根本不懂男女之事),为了证实自己的魅力,就把李大年虚拟成和她同龄的男性,逢人讲述自己和他的交往,其中包括细腻的拥抱情节。最让她的虚荣心得到满足的,是李大年每星期必来一封信,有时还一星期收到两封,这是村里任何一个女孩也无法攀比的。她总是对人谈起李大年和她谈论的问题,讲些李大年讲过的话,向所有的人展示她和李大年的奇怪而高级的关系,通过这种展示把听众搞得昏头昏脑,一脸尴尬,她就有一种几乎是歇斯底里的兴奋。

虽然她向听众吹嘘过后并不能改变什么,包括他们认为她傻的看法,但她管不了那么多,反正他们没见过李大年,何况她和李大年也可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谈恋爱”吧。

现在小白却直接逼问她这个“非常朋友”,她很有些难堪。让她紧张的是,她竟居心叵测地想把小白介绍给李大年认识,小白会不会喜欢上这个老男人,李大年会不会喜欢上小白?她冲动地赶紧给李大年去了电话,他同意见面。

她俩迅速来到了最近的一家咖啡馆,等了一会儿,李大年出现了,真神速!小白傻了眼,这朋友竟是个秃老头,穿一身名牌,径直朝小爱走来,肥大的手搭在小爱肩上,摩挲了好几下才松开,傻乎乎的小爱却毫无察觉。

李大年任由两个女孩拿着菜单“狂宰”,毫不介意,还主动点了最贵的牛排,当听说两人想去Z市,他直问她们去Z市想干什么,到底想得到什么?这样去有意义吗?为什么就不能继续在家里——在自己的处境里忍着?他摆事实,讲道理,还讲了些励志的哲理,叮嘱小爱千万要注意,万不可染上病……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男的戴上安全套。小白和小爱都吃了一惊,极力掩饰心中的恐惧,默默顺从这种无形的暴力。

李大年态度突然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说Z市其实是个好地方,要她们好好地在那里奋斗,说不定他也会去的。他慎重地开了一张单,上面写着必须随身带的几本最重要的书、在旅途和火车上要防范什么、出门在外的注意事项等,还应承给她们买火车票,随手给了小爱一张信用卡。小爱不敢去望那卡,久久地揣在手中就像揣着一枚炸弹,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拿上这么多钱。

小爱上完洗手间,李大年正和小白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小白一直沉默着,脸相并不快活,那种融洽的氛围似乎在说他们一拍即合地发生了什么,小爱有些不好意思走近了,她走上去插嘴,想要显示自己,他们却并不理会她。忽然,小白站起身说时间不早了,她有事要先走。李大年突然挽住小爱双臂,悄悄说小白没有她漂亮,太俗气,阴暗的眼神使他“畏惧”。小爱揣着卡,做出格外迎合的样子,这样的评价虽然使她感到幸福,同时也扫兴。李大年买了两张周末的火车票。小爱给小白送去了一张。

一转眼周末到了,凑巧的是两个表姐都来了电话,约定下午带男方到家里来。小爱为了难,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背着行李包就要出门,胡妈一把揣住她,直叫胡爹过来,俩人对小爱教训了一顿。小爱恳求父母放行,说小白正在车站等她,她得去向小白讲清楚,另外她还得向小白索回两件衣服,胡妈死活不让她出门,生怕她会跑掉。小爱对自己很不满,不明白自己怎么会向父母汇报出小白,真是自找麻烦!哦,原来都是那供销员和志愿兵在作怪!她向父母交待了一句“我会准时回的”,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丢下行李飞也似地跑了。

到了外面,她的脚步却变得沉重而迟疑了,总是担心着自己会不会回去晚了,供销员或志愿兵都在家里焦急地等她……她突然决定不去了,也不去车站退票,感到这是命运的安排,她给小白打电话解释了一番,小白有些气愤但无可奈何,只好把火车票退了。小白在电话里质问她是不是和李大年有事,为什么他这样大方?小爱立刻摇头否认,脖子都快摇断了,说他们年龄悬殊这么大,怎么可能?

小爱一时间无比轻松,飞快地跑回家。知道供销员和志愿兵都要来,全家人都喜气洋洋的,同时又很有些为难,倘若两位同时到来,那是怎样的情景?一家人紧张,害怕,同时又盼望这样的场面,都心照不宣地有种胜利感。胡妈说如果志愿兵先来,就把那个供销员退掉,小爱没有表示意见。要是父母们不作主,她是怎么也拿不出一个决定的。她不知道怎么办。父母决定以后,她有种心安理得,觉得反正这不是她决定的。

胡妈几次动手要把屋子的卫生搞一下,但又好像怕小爱嘲讽,最后终于放弃了,和女儿采取了同样的战略:就是毫不掩饰,听其自然。 一上午母女俩都在等待,什么事情也不能干。一直等到下午才等来二表姐的电话,说志愿兵有事不能来了。全家人顿时都很气愤,羞耻,胡妈连连叹息,沉不住气地拿起电话就拨大表姐家,一会儿她转过头来说,“供销员明天要来!”

第二天,小爱还没起来就听见胡妈在外屋移动桌椅弄出“哐啷”的声音,还一边大叫着小爱起来加入她的工作。小爱躺着不动,觉得母亲像个小姑娘似的,好像供销员是来看她的,她对相亲这事比女儿还积极。小爱不知是该同情胡妈还是恶心她,但至少不愿和她一唱一和。她从枕下翻出一包烟,打火点燃一根,狠狠地抽一口,抽得头昏昏的。

忽而楼下人声喧嚷,是他们来了!她爬起来,忍不住换上了胡妈新买的衣服,在镜子前左照右照,又拿起扫帚就把房里扫了一遍,然后仔细凝听。她听见他们都入坐了,胡妈也在叫唤她,她才拖着僵硬的两腿出门,艰难地下了楼。

胡妈手忙脚乱地端凳倒茶,而大表姐和表姐夫早已在外面太阳下坐定了,一副城里人的优越派头。小爱感到自己必须顺从,得显出一副感恩的样子,大表姐的女儿小宁缠着她画画,她拿出画本,对着表姐、姐夫和供销员画速写,表演自己的才艺。供销员眼神里有一丝惊异,他今天穿了一件合身的格子西装,刚刚理过发,显得精神。大表姐建议到附近新建的菜场去看看,顺便购点年货。于是大家都起身,小爱和供销员、表姐、小宁走在一起。

一路上供销员一直是那种沉着的、分外谦虚的样子,很自然地和小爱搭话,问几句家常,小爱总是默然地和他保持着距离,虽然她早就想和他无所顾忌地交谈。回来途中,供销员提着沉甸甸的菜篮子(菜钱都是他付的),小爱只顾一个人往前冲,超出了他们五六十米,她内心里有一种东西在瓦解,供销员这样谦逊,真的越来越可爱了,还是大学生,他一定是能够理解她的。

胡妈做了一桌子菜,酒足饭饱后,供销员毫无要走的意思,他向大表姐说起自己近日要到昆明出差,提议小爱跟他一起去。大表姐马上问小爱去不去,小爱感到很突然,不理解供销员的大胆。胡爹似乎喝多了,他竟然一口答应了。他昏昏地把小爱拉到一边说:“这个伢子要得哩!他真会喝酒的,那瓶白酒差不多被他一个人喝完了。”

“喝酒还可以吗?”小爱质疑道,想起大诗人李白就因为酒精的力量,他老婆生下儿子是白痴。

“当然可以,男子汉就是要会喝酒。”胡爹说,“会喝酒才能融入这个社会。你没见他能说会道吗?简直是对答如流,说出来一套一套的,嗯,真不错。”

胡妈坚决反对女儿跟供销员去出差,要去就先打了结婚证!大家都不做声了,这件事不了了之。如果不是胡妈阻止,小爱会糊里糊涂跟去的,因为她所期待的似乎就是男人的这种主动。供销员又提出小爱下午跟他们一起到厂里去玩,晚上到歌舞厅唱歌,明天再去公园走走,因为几天后他就要出差了,理所当然得抓紧时间。大表姐在一旁进言,说这是应该的,青年人唱个歌,游个园,才像个谈恋爱的样子,什么活动都不搞还叫谈恋爱吗?

胡爹胡妈都同意了,供销员那隔着镜片的期待的眼神,促使小爱不由得跟着他们一路出来了。供销员格外大方地喊了一辆的士,小爱有些新奇,她从来没有坐过这种小汽车。可她有些不愿意去他们厂里,因为要在大表姐家过夜,觉得别扭,但去歌舞厅可以和供销员进一步接近,想到他几天后就要出差了,她心里生出一股失落感。

晚上,一行人进了歌舞厅。歌舞厅里五彩缤纷,灯光忽明忽暗。大表姐和表姐夫就像两个孩子,争先恐后地跑上去一展歌喉,都是情和爱的对唱,而平日里他们早已经不再是“哥哥妹妹”,好几次走到了离婚的边缘。此刻他们完全沉浸在卡拉OK这种娱乐中,唱了一首又一首,仿佛不尽情地唱就会浪费了票钱。

小爱看着供销员在歌厅里奔来奔去的殷情样子,有一点感动,但她一直低着头,像是和自己作对似的,就是不愿意融入到他们中间去,不愿意给他们、也给自己制造轻松氛围,这会让她不由自主地忘记自己;而且听着那些醉生梦死的流行歌,她总有种恐惧的感觉,她从不在这种地方放松自己,虽然自己随时都会被这种豪华的场面所俘获,留连着不愿返回。突然,她神经质地抓紧李大年送给她的那张银行卡,抓着它就如同见到了他本人,这让她下定决心把自己别扭的角色演下去,维持住眼前的热闹,她默念着:“李大年,你知道吗,我在这儿,你嘲笑我的庸俗吧!”。

又捱了一段空虚的时间,供销员再次要小爱唱一首。小爱终于同意唱一首《梦醒时分》,并不是因为它格外有深意,而是因为这首歌是刚和李大年在网上认识时她正在学唱的,而且她分明地感到,“梦醒时分”这句话似乎暗示着什么。轮到小爱唱时,小爱格外紧张起来。她屏住气走上去站好,眼前茫然无物,“卡拉OK”的大屏幕仿佛在远处模糊的闪动,她的手脚像被什么束缚了似的僵硬着,放不开。按理说她是毫无羞耻之心,毫不惧怕什么的,难道是因为供销员,因为他,她就不能自已,不可克制地想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标准的初女样?但她唱了起来,竭力用本真的、深沉而哀伤的声音,音量小得像是哼哼,似乎只有她自己能听见,而且高音处完全唱不上去,好几个地方唱走了调。

一首下来,小爱感到刚才那段极其难受的状态终于过去了。然而接着更让她难受了:他们在欣赏过她的声音后,既不赞扬也不批评,都板着脸装出什么也没发生的样子。小爱想自己一定唱得很糟,于是坐立不安起来。大表姐、表姐夫和供销员好像完全沉浸在卡拉OK这种娱乐中,唱了又唱,仿佛不尽情地唱就会浪费了票钱,小爱被他们遗忘了。乏味,无法忍受的乏味。难道是她自己首先乏味吗,小爱不禁自问,想起身走。她故意露出厌烦而乏味的脸相,想让供销员看见,以为他会很懂味地邀她出去,两人去荒凉的小街上走,尽情地走,一直走下去。然而供销员虽然看见了她,却仍然是沉着脸,一副无辜的样子。

小爱急了,干脆起身,在门口站了一会,又转回座位。

四周仍是静悄悄的。她感到耻辱,那么郑重其事地把她叫来,在这样寒冷的夜晚(虽然她并不感到冷),她原以为供销员会有什么出奇不意的表现,至少,他们两人会单独在一起无所顾忌的谈话,敞开心扉地交流。然而供销员除了殷情地递茶倒水之外再没有别的。小爱再一次离开位子,真的出来了。

外面是凛冽的寒风,小爱瑟缩着,提起精神抵抗,但不知往何处去。想到自己真不该蠢里蠢气出来,应该忍受着,不把自己的“怪”展现在他们面前。而青年为什么没有跟出来,自己为什么希望他跟出来……到底她要怎么办 ?供销员这样对待她是对的,因为她没有对他表示任何明显的亲热啊。当然,她绝不会那么女人味十足地,庸俗地向男人献媚。献媚是和艺术相反的劣等情绪。但要男人们或者供销员无视她的严肃甚至丑陋的毫无风情,让他们看上她,几乎不可能。比如,她向任何一个青年毫不掩饰地问“你爱我吗?”然后用一种好不容易才把自己的面子尊严抛得一干二净的、几乎是勇敢的眼神,毫不放过地盯着他们,他们就像活见鬼了似的逃避不赢。而如果她板着脸,装出一副很深沉很正经的样子,问他们看过些什么书,对“集体主义”这种个性怎样看,理想是什么等等,他们又会觉得她是王婆婆的裹脚布,又脏又臭。这样两条路都走不通似的。小爱心里很清楚,这种两难是自找的,是自己的“专利”。

别的女性对于男性总是有办法,谈起爱来“如鱼得水”。其实小爱也知道,自己如果不那么坚持,不那么故意把自己弄得怪模怪样,是完全可以得到一份现实的爱的。她曾经爱过好几个青年,凭着一时的激情冲力和他们接触,甚至……但那些现实的爱,是真正的爱吗?不管男的如何殷情,如何诚恳,实际上是一点也不理解,也不关心,那些“男欢女爱”的苍白的“快活”,只不过是敷衍……小爱沿街走着,一会儿就到了街的尽头,只好转回去。经过歌舞厅门口,她装模作样地站住,看了看那金色的招牌和富丽堂皇的大门,匆匆地走过。

一直走到表姐的厂里,黑漆漆的,没有人。她找到公共厕所,里面亮着一只小而发黄的灯泡。实际上她并不想大小便,这时却像真的有什么事、需要匆匆上一回厕所似的走进去。解开裤头,煞有介事地蹲下来,眼睛立刻看到了脚下那让人恶心的粪沟,一股难闻的臭气冲脸而来。她生出一股阴沉而异样的快意,想到自己撇开了那些冠冕堂皇的人们(即使是恋爱对象)而莫名其妙地蹲在厕所里,实在是件有意味的、极有讽刺性的事。虽然有意味,她却没有在其中久留。

出来后,她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已经没有勇气回到歌舞厅了。几次走到它门口,又若无其事地走过去。当她来回走了好几趟之后,猛然看见了供销员,他正瑟缩着走来,问她干什么去了,让他找了很久。她吱唔着说是出来透透空气,语气严肃而又不失柔和,还有些娇气。听到这个回答,供销员的脸上虽没有明显的鄙夷,眼神却有些飘浮,但他没有对她板起脸,而是还有兴趣似的。小爱激动起来,问他唱了歌吗?感觉怎么样?唱了几次?是不是专唱爱情歌曲?是不是在期待她再去唱,或者两个人合唱,或者对唱?……供销员一时间沉闷着,回答不了小爱这么多的问题。

“你感到乏味吗?”小爱变得多话起来,简直是忍不住要说。

“没有,工作一天挺累的,出来唱唱歌、轻松轻松不是很好吗?”供销员无心地应着。

“在那么多人中间,你感到别扭吗?”小爱心想他不知道她讲的乏味,就是指他这个人乏味,“我喜欢两个人出来走走,谈谈话会好些。”

“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供销员表情疑惑,平淡,眼睛在镜片里面闪了一下。

“你恋爱过吗?”小爱不等回答,又说,“我以为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我不喜欢在所有的人的窥伺下来进行这件事……”

“我恋爱过!但你怎么能这样讲?别人也是出于关心……”供销员说,极力在掩藏脸上克制不住的暗笑。

“让我们在这条街上走一通晚,怎么样?”

“我们还是进去吧,要不然,你表姐会担心的。”

快进歌舞厅大门时,供销员脸上还是那种欲笑又止的表情,突然说,“小爱,你太老实了,像你这种老实的女孩很少。出门在外要放开,要强势,不然在社会上会要吃亏的。你确实太老实了。”

小爱昏糊糊地,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冒出这样的话,就当是他的浅薄吧,她记不住自己说了些什么,可她认为自己根本就不是什么“老实”。想到自己在他眼里只不过是发神经,她有些尴尬起来,一时也想不出往下该说些什么,同时又分明地感到他并没有放弃她,还对她怀着幻想。现在她真希望时间能停留住,让他们俩永远在这条肮脏的小街上走来走去,即使不说话,或者风马牛地各说各的也行。

大表姐和表姐夫上班去了,小爱心烦意乱地走到窗前,拿出日记本,努力想写点什么,却好半天无法下笔。

“爱姨,你这么大了,还写什么字?”小宁一副小大人样地问。

小爱默笑地合上日记,那上面只有几个字,都是关于天气的。

“你怎么还不回去?” 小宁目不转睛地盯着小爱,好像小爱不管做什么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小爱哑口无言,想出去透气,一打开门,竟然看见供销员站在门口,提着两份早点,眼睛放光地直盯着她,她欣喜地随即转身,没料到他这么殷情,感到接下来的时光将不那么难捱。她奔到里屋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来,羞涩地认为自己很丑,无精打采的,特别是乱蓬蓬的头发,被睡眠压得变了形。

小宁毫不客气地接过早点,挑剔馒头的糟糕,问供销员为什么不买葱油饼。

“怕了你了,小人精!” 供销员不服气地说。

“我怎么了,我就是这样,你以为我像爱姨那样好欺负吗?”小宁双手插腰,似乎天生就有一种对“谈恋爱”的领悟。

小爱心照不宣地笑起来,知道小宁是在维护她,因为她总是服从(她还想要更彻底的服从似的)。小宁的表现让事情显得自然起来,缓和了无形的尴尬。

供销员说他就要回厂里开会,但他可以中间溜出来看她,可他足足挨了一个小时,才出门去开会。没多久,他又来敲门,说会还没完,他就先出来了,他想问一下她们准备好了吗?他们现在就去公园。

三个人来到附近的公园,在人迹稀少的小路上漫步。他们看见山脚下有一处游乐场,有秋千、爬竿、滑梯和翘翘板,石桌上还有一付水泥制的象棋。 供销员走到棋盘前说这是一局没下完的残局,他似乎要试着走一两步。旁边有一排爬竿,都是用麻绳做的。他过去了,脱下外衣,仅靠双手,脚没有支撑,这样攀到了绳子末端又徐徐下来,动作潇洒有力,像个健壮的大学生。小爱被感动了,从没有哪位男士在她面前这样纯朴地表演过,她真想上去吻他一下,甚至希望小宁立刻消失,只剩下她和供销员才好。

他们三个继续寻找公园里面好玩的。小宁和小爱去荡秋千,供销员走过来,像人们期待的那样给她们推秋千,秋千荡得很高。小宁还不尽兴,拉着小爱又去坐翘翘板,但比重严重失调。供销员坐在小宁那边,小爱被翘到了空中。他又走过来坐到小爱身后,几乎紧贴着小爱,小爱感觉他那东西在她屁股上颤动似的,她很惊讶,但装作什么也没感到,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反抗,她竟也激动起来,一时间失去了勇气拒绝这种快慰,可是这么容易让他到手,岂不会助长他的骄傲?

小宁被悬在空中,陌生地盯着他们,大喊大叫起来。供销员才从小爱身后跳了下来,那一刹那小爱很失落,感觉又猥琐又渴望。

小宁很不高兴地往前走,似乎在生闷气。供销员乘小宁不注意,一只手搭在了小爱的肩上,小宁一转头他马上松开了,他向小爱会意地微笑,小宁忽然哭起来了,嚷嚷着要回去,供销员不客气地斥责小宁“不听话!蛮讨嫌!下回不带她出来了!”。

小宁越哭越大,用手抹眼泪,小爱连忙去哄她,牵着她的手,她才慢慢不哭。小宁拉着小爱飞也似地跑了起来,还生怕供销员会追来似地回头望,俩人拐进一片树林。小宁很兴奋,小爱也觉得这样在供销员跟前消失符合自己的心情,让他丈二和尚抓不着头脑,让他去找去等吧!哈哈!为了不在交叉路口碰到供销员,她们在小街上躲了好久。

小宁告诉小爱,对人不要太好,要恶,这次她帮小爱摆脱了供销员,小爱应该买一包“旺旺”饼干给她。小宁要小爱从此不要理供销员,小爱还真有点办不到似的,她感到自己刚刚和他在一起谋划,亲近起来,还有了属于两人的秘密。她敷衍小宁,同意不和供销员谈了,同时觉得自己比供销员更虚伪,可她摆不脱这虚伪,不过,才九岁的小姑娘应该是分不出真假的。

回到大表姐家,大表姐就质问小爱:三个人好好的,离厂里才两站多路,怎么就走散了?你们两人真是有神经病。供销员早已回来,已经出去你们两次,此刻又去找去了。

“真的吗?”小爱大笑起来,心想供销员一定不明白她是怎么回事,让他见识见识也好。


城里大表姐打来电话,说要给胡小爱做介绍,对象是他们厂里搞供销的大学生。胡爹对着话筒一个劲地点头,咧开嘴笑,女儿小爱终于长成一个大姑娘了,出落得五官清秀,肤色白里透红,走在街上不乏回头率。其实小时的她邋里邋塌,穿着大人的旧衣服,流着鼻涕,痴呆的样子被村里人耻笑为“傻女”。 她这种傻从来就有,记得三岁过年时,姑爷给本家的孩子发压岁钱,每人十元。小爱听从大人的教导,扑通跪下向姑爷磕了三个响头,可姑爷就不把那张十元的钞票给她,其他的孩子每人都有一张。

尤其胡妈,对这一刻似乎早已有些迫不及待,兴奋地凑到小爱跟前说,“要得哩!是大学生,还是搞供销的,配你绰绰有余,你就不要三心二意了,早点去打结婚证!”但她马上又慎重地说,“没打结婚证之前,千万不要和他睡觉,不管他怎样花言巧语,你一定要立场坚定;如果他硬要那样,你就要他先打结婚证。你晓得吧,这才是女人的厉害,你千万莫忘记!”

小爱应付地点点头,实际上她有些害怕,因为如果和那个男人见了面,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尽快地和他“睡觉”,其它的都可以放在一边,而这是不能向父母讲的,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的女儿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对他们来说是个永远的谜了。胡妈打开衣柜,一件又一件地为女儿试衣,要小爱打扮客气点,平时的“马虎相”会把男人吓跑的。小爱穿上又脱下那件宽肩膀的新西服(这是胡妈硬要她试的),总觉得不自在,觉得相亲不该这样“装相”,还是换上平时的旧衣服,得让男方看见自己平时真正的样子,才对得起他。胡妈不甘心,跑到集市上买了件时尚的紧身毛衣,要小爱穿上,小爱死活不穿,还说了一句“用不着这样着急,我还一点儿也不急!”。胡妈顿时傻了眼,怔怔地讲不出话来。

小爱关上门,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长相,观察了足足一个小时还不满足,又把窗帘遮得严严实实,在这寒冬腊月里把自己脱得精光,细细打量自己的身体,不由得有些垂头丧气,因为这该死的冬天,使她的小肚子凸起了许多,脸上也有些浮肿,看上去显得粗俗。她开始拼命地扭动起来,以为那多余的肉会在一瞬间奇迹般地消失,然后又用香皂把脸擦了一遍又一遍,挺起胸(虽然已经用罩子系得紧紧的,可还是格外打眼。胡妈说胸一定不能大,大了就是被男人摸过了,嫁不出去了),学着明星的样子走步,忍不住唱起了歌儿,真想让大表姐立刻带对象来给她看看,到底给她介绍了一位怎样的帅哥?说不定是个可以托付终生的美男子?而且也许被介绍的这位大学生什么都不在乎,不管她有怎样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地位,也还是喜欢她,爱她……那她就怀着赴死的决心,用双倍的爱来补偿他,就像老电影《刘巧团圆》里唱的:“俩个人学文化,纺棉花,他帮助我,我帮助他,做一对模范夫妻也不差”。她可以安心地在他提供的环境里面继续画画,学外语,写自己的恋爱日记,这有多好啊!……但如果她就这样糊里糊涂地结了婚,生下孩子,她没有工作,哪有能力养孩子?想到自己和孩子将要被男人供养着,她就受不了。

一到大表姐家,胡妈就连珠炮似地向表姐和姨妈诉说小爱这一路上的罪状:进了好几家服装店,可就是不肯试穿衣服。大表姐和姨妈不约而同地盯向小爱,忽然姨妈“啧啧”地摇头,她发现小爱肮脏的牛仔裤屁股后面竟有一个小洞,从洞眼里看去,明显地看见里面。姨妈犀利地说,“讲话要有分寸,走路要得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像个闺女的样子。”姨妈还劝小爱改掉陋习,注意打扮自己,谈到自己的三个女儿,她似乎很有些得意,因为她们都嫁了好人家(个个都是抢手货),而且都是她完全看上了,才叫女儿嫁的。她说她看人的眼光是很毒的,很准的。

胡妈连连点头,要姨妈这一次一定要给小爱参谋参谋。小爱羞耻极了,恨胡妈怎么这样怯弱地迎合别人,但她又不由自主地装出顺从的样子,拘谨地看着电视,全身崩着像要把某个难看的部位藏起来。大表姐看见她的口袋里有一个小本子,问这是什么?

小爱赶紧把本子抓在手里,生怕表姐会抢过去看,这是她的日记,她原是准备用它来打发相亲这段枯燥时间的。然而大表姐鄙夷地望都不望,像是故意保持距离地厉声道:“怎么,你还在看书?赶快把书扔掉!你知不知道,你总是皱着眉头一副蠢样子,显得不自然,已经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快把衣服换上!相亲不成也不能把自己弄成‘马妇’”!

“她哪里是看书,纯粹是在装,以为这样就是臭知识份子了。好的,我回去就把那些书烧掉!”胡妈像孩子一样兴奋地应合着,姨妈和大表姐都连连摇头,“啧啧”地感叹。

小爱怯了,二话没说就换上了新毛衣,毛衣紧贴着身体很不舒服,感觉像一只扒了毛的肉火鸡。

门铃终于响了。大表姐叫小爱去开门,小爱“霍”地从位子上站起来,走过去打开门,迎面而来的是一个老男人,戴着一付宽边眼镜,眼镜几乎遮住了那张瘦长脸的三分之一,穿一件比他身体大一倍的黄绿色夹克,手里提着一袋从楼下小贩那儿买来的苹果和桔子。小爱心里一暗,转身往里屋走,觉得这男的像小说《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中那个在婚礼上穿一件酸黄瓜色礼服的阿梅丈夫,简直吻合了,又感到自己趿着薄薄的拖鞋,身体一定显得矮小,想赶紧坐回位子上遮住丑陋。

他大方地放下袋子,拿着几个苹果去厨房洗,厨房里立刻传来锅碗瓢盘的乒乓声,和他十分坦然地和大表姐的说笑声(他的声音尖细而无力,有点像被阉过的公鸡)。不一会儿,他端着水果盘出来了,走过来冲厅里的三个女人恰如其分地显示笑容,一笑就露出了他那又长又黄的稀疏的牙齿,乍看去像个从老山村里的农民。接着他又给大家削苹果,还直呼小爱的芳名递上一个特别大的苹果。小爱接过苹果,拿起又放下,不肯吃,屏住气试图改变自己的僵硬,但却连动都不敢动了。

大表姐在厨房里准备饭菜,时不时跑过来和他说几句,分明在对他客气。他也像一个主人样,在客厅和厨房之间来回踱步,视察。他像感觉到了什么,忽然凑过来,坐到三个女人的正对面,姨妈傲慢地低垂着眼睛,僵尸样一句话也不说。愁眉不展的胡妈就打破了沉默,开始盘问他父母、住房、工作、工资等情况,象是审犯人一样,他镇定自如地回答着。小爱暗暗地替他难受,她真想向他表白她不是这样的,她绝没有这样繁琐,她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只是他这么镇静,若无其事,能有爱吗?

四个人都盯着电视不做声了。小爱提醒自己:喂,别走神,既然介绍的是这穿香蕉皮夹克的供销员,你得寻出他的可爱之处来,你可千万不能像以往那样胡来呵。她知道这个供销员绝对看上了自己,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她原以为自己不会被看上,她已经不是一个“雏女”,有无法向人交待清楚的恋爱史。而且,即使在结婚当妻子以后她也会背着丈夫和别的男人交往的,甚至,实际上她根本就不会和这供销员睡觉……她一时百感交集起来,眼球也变得温暖了。她想她可以试一试,眼前这个青年长得这样衰败,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28岁)还要苍老一倍,而且他肯定有过女朋友,甚至像“飘客”一样找过工作者,而且他的工资低微,一月收入才几百元,但这一切都不成问题,她可以出去打工,干最累的活。她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自己推着小烟摊(夏天就推冷饮车)四处叫卖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地笑起来,旁边的人都诧异地瞅着她,她更忍不住笑,尤其意识到自己这不由自主做出一付矜持的姿态,特别想笑。

开饭了,等他们全部拥进那狭窄的厨房里挤坐好,小爱才低头迅速地入了坐,还没定下神,供销员已经盛了满满的一碗饭放在她面前。对这种主动进攻,她有种幸福的诧意(既恶心又有些甜蜜),还没有哪个男士这样对待过她,哪怕这仅仅是虚伪透了的把戏。表姐和供销员交谈着厂里的琐事,供销员喝着酒,夹着菜,承诺下回来帮大表姐修理电视机,还答应帮大表姐从厂里弄点什么东西,而表姐也眉来眼去,说着夸奖他的话,好像这次饭局仅仅是他们厂里同事之间的走门串户,喝酒拉家常。

简简单单的几个素菜,那唯一的一份肉只有小半碗,被剁得很细,小爱每次一夹菜,准会有好几双眼睛盯着,她夹菜的手有些抖,她万分羞怒却禁不住筷子的颤抖,以至两次菜都从筷子间滑了下去,不得不停止夹菜,尽管她也很想吃桌上那些份量少得可怜的菜。为了避免再次盛饭的尴尬,她吃得极慢,一直等到有人丢了筷子,她才迅速扒光了碗里的饭,抖抖地放下碗筷,咬出那句她本不想讲的客套话:“大家慢吃”,然后逃也似地奔进客厅。一会儿胡妈走了出来,鄙夷地质问小爱,怎么蠢得连饭也不肯吃饱。

供销员洗完碗,又给各位泡了一杯茶,大家都围坐在客厅里。表姐带着种吹嘘的语气说起小爱家开了个小杂货店,而且小爱家处在一个将要被政府收购的黄金地段!要是供销员看上了小爱,会很幸福的!但提到寒酸的小店,小爱万分羞愧,这更像是指她全家都没有正式工作,都闲在家里,而她也只是连瞒带骗地抓住一个男人“吃饭穿衣”。她害怕供销员体会出她的卑微,无能为力,在晚饭前因见到供销员的长相而生出来的自信心塌下来了。她还觉察出供销员似乎变得镇定自若了些,他在寻找机会和她对话,她躲避着,绝不主动开口,以至于在饭后一个小时他们没有对过一句话,也没有交换过一个眼神。他试探性地问了她两个无聊的问题,被她扭着脸冷冰冰地回答后,他就再也找不到一句话了,也如她一样默默地盯着电视机。她扭过脸,不望他,想到“百无聊赖”这个词,感到他几次挣扎着想要说点什么、而忽而转成木然的样子,好像已经放弃了和她沟通的想法。

好一段让人憋闷的沉默过去了,供销员竟然起身告辞,小爱顿时像受了什么侮辱一样,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当然她本人倒不计较这种说不出来的“亏”,只是面对“做介绍”(“相亲”)这件事,她无师自通地想要计较。供销员一走,小爱不知如何是好,有些心慌意乱,她想不出用哪种方式去和大表姐谈,谈什么。表姐像故意回避似地在厨房里东忙西忙,被别人拉去喝酒的姐夫还没回,倘若回来,又要让小爱尴尬好一阵了。她从厨房出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觉得怎么样?”

“怎么样?”小爱应着,她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倘若她点头认可,那就表示她和青年的“谈爱”关系正式成立了,青年就有权闯进自己的生活,接着就是那一系列可以预料的事;而如果说“不”,她又不愿意,好像她从没有说过“不”似的。不管怎么样,有总比没有好。但是单单要回答“怎么样”这种问题,她却茫然了。供销员长得丑,还厚着脸皮虚伪地献殷情,她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是要继续交往还是再不交往?她不知道。她之所以跟胡妈来加入这种可笑的相亲,是认为自己在体验一件她从未经历过的事,从而更清楚地看到人是怎么回事。而通过表姐介绍,她认识了一个陌生的青年(要不是介绍就可能永远见不到),只要她同意,这个青年将成为她的男朋友,于是在人们眼里,她再也不是没人要的傻女,而且青年还会故作风情地给她夹菜、削苹果、和倒茶,说着让人妒忌的“情深意重”的俏皮话,那不是很有意思,也很体面的一件事? ……然而她不敢往下想,她下意识地碰了下口袋里的日记本,现在它显得是多余的,甚至是很累赘的了。

“到底怎么样?”大表姐睁着一双大眼睛再次问道。

“怎么样,我,……现在还不知道,还要谈谈看看……”小爱支唔着。

表姐却格外满意这种回答似的,笑容可掬地,好像她就是那供销员。

“好老啊,那一排稀疏的长牙齿……”胡妈皱着眉头,语气却有些犹疑。

姨妈虽然也摇着头,但并不如胡妈那样幼稚地下判断,而是对小爱说:“我跟你说,小爱,你现在还小,不用这样急,听我的话,等一等,明天我要你二表姐给你介绍一个更好的,不论条件、长相都比这个供销员强。”

“天哪,还要介绍……”小爱的脑海里在嗡嗡响,像要炸开了似的,觉得与其再介绍一个陌生的,还不如就找这个已初见端倪的供销员。

胡妈马上应承下来了, 恨不得姨妈现在就带她先去见见。小爱仍很惊异,感觉就好像她当众一丝不挂:这一个才刚刚认识,还没有开端,明日又要去面对另一个青年,她此刻再也没有想见到供销员之前那种激动了,不如说没了感觉。唉,明天还要去见另一个青年,她到底选择哪一个?难道现在她被允许可以光明正大地乱谈恋爱了,而且越多越好?难道自己一直只是在迎合供销员,迎合着跟他睡觉?天啊!决不是这样的,她还是觉得这种行为,以及思想还是在暗地里进行,不为人知的好!……她脑子里呈现一片空白,好久才回过神来,原来她什么也没有想!

第二天,姨妈、胡妈和小爱吃过早饭就到二表姐家去了。三个人到得太早了,直到天黑才等来那个志愿兵。志愿兵显然要比供销员更有身份,更年轻,他一来就说自己是很忙的,每天都给首长开车呢!他当着众人的面毫不遮掩地观察小爱,看了足有一分钟之后,失去了好奇心,变得毫无表情了。二表姐要志愿兵开小车送小爱和胡妈回去,志愿兵连忙推说晚上还有任务,说着就告辞了。

志愿兵一走,三个女人都气愤地望向小爱,似乎小爱丢了她们的面子,但小爱认为她们也一定感到了志愿兵没相上她。二表姐怪胡妈没有给小爱买几套好看的衣服,然后她谈到了最重要的问题:当志愿兵主动剥了桔子给小爱,小爱并不吃,却把桔子放在有灰尘的茶几上,过了许久,又把脏了的桔子吃了,这是怎么回事?小爱低下头,答不上话,相比之下,她还是喜欢那个老供销员,供销员至少有种沧桑的男人味,而矮矮的志愿兵像个小屁孩,皮肤白得像个女人。

回到家,小爱忽然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期待,分外羞耻。她死死地盯着镜子里的自己,像对其他一切都失去了兴趣。这时,十八岁的时髦姑娘小白来了。小白是村里最漂亮的,漂亮到让人不敢正视。据说深更半夜总有男士敲她的门。最近她经常来找小爱的老弟,两人关在房里不出来。小白的男友是老弟的死党,小白却整天守着老弟。老弟房里到处是烟蒂、花生瓜子壳、脏臭的袜子、用过的套、甚至地板上遗留着老弟那变了色的命液,小白都毫不介意。胡妈时不时凶恶的捶门,用尖刻的话羞辱小白,但她却无动于衷,第二天照来不误。

小白的漂亮出众,使小爱气馁,感觉自己不伦不类,她几次勇敢地久久盯着小白的脸蛋,想从中找出些缺点来,但除了一种分明的无所谓和近似于明星的搔首弄姿,看不出有什么不好。她忍不住讨好地对小白谈起自己的相亲,一听到相亲,小白诧异地盯着她,以一种老成口气说,“那样的男人,有必要谈吗?要是我,我就要狠狠地宰他一次,然后拜拜。”

小爱被逗笑了,觉得自己和小白心有灵犀,特别在对待男士方面那种随意的恋爱态度,那种总是主动投怀送抱的莫名其妙,实在太相同了。

小白坚决要小爱拒绝相亲,反正她现在没有谈恋爱了(对爱没有一点兴趣),小爱这么年轻就守着父母很不妥,应该出去找工作,而她正准备去Z市当北漂,问小爱去不去。

小爱答不上来,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去一个陌生地方,她的书和画、她的日记怎么办?是离开这里去更自由的“恋爱”(听说小白要去的那个城市就是女孩送上门免费让男人“睡觉”的地方),还是就此听从父母安排早早结婚?……似乎离开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新事,而且在表姐们热衷于给她做介绍的时候出逃,这就更有意味了。

“你不是说你有一个非常的朋友吗?他经常给你写信,你们无话不谈,那为什么还要接受父母亲给你找的男人?为什么你不拒绝?为什么你不趁此机会和我一起逃跑?……”小白质问道。

“天啊!”小爱心里叫苦,自己说的那个“非常朋友”是指的李大年呀!李大年是个已婚中年男,网上认识的,她仅仅是怕同辈都嘲笑她这个傻女没有男朋友(有的甚至认为她根本不懂男女之事),为了证实自己的魅力,就把李大年虚拟成和她同龄的男性,逢人讲述自己和他的交往,其中包括细腻的拥抱情节。最让她的虚荣心得到满足的,是李大年每星期必来一封信,有时还一星期收到两封,这是村里任何一个女孩也无法攀比的。她总是对人谈起李大年和她谈论的问题,讲些李大年讲过的话,向所有的人展示她和李大年的奇怪而高级的关系,通过这种展示把听众搞得昏头昏脑,一脸尴尬,她就有一种几乎是歇斯底里的兴奋。

虽然她向听众吹嘘过后并不能改变什么,包括他们认为她傻的看法,但她管不了那么多,反正他们没见过李大年,何况她和李大年也可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谈恋爱”吧。

现在小白却直接逼问她这个“非常朋友”,她很有些难堪。让她紧张的是,她竟居心叵测地想把小白介绍给李大年认识,小白会不会喜欢上这个老男人,李大年会不会喜欢上小白?她冲动地赶紧给李大年去了电话,他同意见面。

她俩迅速来到了最近的一家咖啡馆,等了一会儿,李大年出现了,真神速!小白傻了眼,这朋友竟是个秃老头,穿一身名牌,径直朝小爱走来,肥大的手搭在小爱肩上,摩挲了好几下才松开,傻乎乎的小爱却毫无察觉。

李大年任由两个女孩拿着菜单“狂宰”,毫不介意,还主动点了最贵的牛排,当听说两人想去Z市,他直问她们去Z市想干什么,到底想得到什么?这样去有意义吗?为什么就不能继续在家里——在自己的处境里忍着?他摆事实,讲道理,还讲了些励志的哲理,叮嘱小爱千万要注意,万不可染上病……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男的戴上安全套。小白和小爱都吃了一惊,极力掩饰心中的恐惧,默默顺从这种无形的暴力。

李大年态度突然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说Z市其实是个好地方,要她们好好地在那里奋斗,说不定他也会去的。他慎重地开了一张单,上面写着必须随身带的几本最重要的书、在旅途和火车上要防范什么、出门在外的注意事项等,还应承给她们买火车票,随手给了小爱一张信用卡。小爱不敢去望那卡,久久地揣在手中就像揣着一枚炸弹,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拿上这么多钱。

小爱上完洗手间,李大年正和小白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小白一直沉默着,脸相并不快活,那种融洽的氛围似乎在说他们一拍即合地发生了什么,小爱有些不好意思走近了,她走上去插嘴,想要显示自己,他们却并不理会她。忽然,小白站起身说时间不早了,她有事要先走。李大年突然挽住小爱双臂,悄悄说小白没有她漂亮,太俗气,阴暗的眼神使他“畏惧”。小爱揣着卡,做出格外迎合的样子,这样的评价虽然使她感到幸福,同时也扫兴。李大年买了两张周末的火车票。小爱给小白送去了一张。

一转眼周末到了,凑巧的是两个表姐都来了电话,约定下午带男方到家里来。小爱为了难,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背着行李包就要出门,胡妈一把揣住她,直叫胡爹过来,俩人对小爱教训了一顿。小爱恳求父母放行,说小白正在车站等她,她得去向小白讲清楚,另外她还得向小白索回两件衣服,胡妈死活不让她出门,生怕她会跑掉。小爱对自己很不满,不明白自己怎么会向父母汇报出小白,真是自找麻烦!哦,原来都是那供销员和志愿兵在作怪!她向父母交待了一句“我会准时回的”,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丢下行李飞也似地跑了。

到了外面,她的脚步却变得沉重而迟疑了,总是担心着自己会不会回去晚了,供销员或志愿兵都在家里焦急地等她……她突然决定不去了,也不去车站退票,感到这是命运的安排,她给小白打电话解释了一番,小白有些气愤但无可奈何,只好把火车票退了。小白在电话里质问她是不是和李大年有事,为什么他这样大方?小爱立刻摇头否认,脖子都快摇断了,说他们年龄悬殊这么大,怎么可能?

小爱一时间无比轻松,飞快地跑回家。知道供销员和志愿兵都要来,全家人都喜气洋洋的,同时又很有些为难,倘若两位同时到来,那是怎样的情景?一家人紧张,害怕,同时又盼望这样的场面,都心照不宣地有种胜利感。胡妈说如果志愿兵先来,就把那个供销员退掉,小爱没有表示意见。要是父母们不作主,她是怎么也拿不出一个决定的。她不知道怎么办。父母决定以后,她有种心安理得,觉得反正这不是她决定的。

胡妈几次动手要把屋子的卫生搞一下,但又好像怕小爱嘲讽,最后终于放弃了,和女儿采取了同样的战略:就是毫不掩饰,听其自然。 一上午母女俩都在等待,什么事情也不能干。一直等到下午才等来二表姐的电话,说志愿兵有事不能来了。全家人顿时都很气愤,羞耻,胡妈连连叹息,沉不住气地拿起电话就拨大表姐家,一会儿她转过头来说,“供销员明天要来!”

第二天,小爱还没起来就听见胡妈在外屋移动桌椅弄出“哐啷”的声音,还一边大叫着小爱起来加入她的工作。小爱躺着不动,觉得母亲像个小姑娘似的,好像供销员是来看她的,她对相亲这事比女儿还积极。小爱不知是该同情胡妈还是恶心她,但至少不愿和她一唱一和。她从枕下翻出一包烟,打火点燃一根,狠狠地抽一口,抽得头昏昏的。

忽而楼下人声喧嚷,是他们来了!她爬起来,忍不住换上了胡妈新买的衣服,在镜子前左照右照,又拿起扫帚就把房里扫了一遍,然后仔细凝听。她听见他们都入坐了,胡妈也在叫唤她,她才拖着僵硬的两腿出门,艰难地下了楼。

胡妈手忙脚乱地端凳倒茶,而大表姐和表姐夫早已在外面太阳下坐定了,一副城里人的优越派头。小爱感到自己必须顺从,得显出一副感恩的样子,大表姐的女儿小宁缠着她画画,她拿出画本,对着表姐、姐夫和供销员画速写,表演自己的才艺。供销员眼神里有一丝惊异,他今天穿了一件合身的格子西装,刚刚理过发,显得精神。大表姐建议到附近新建的菜场去看看,顺便购点年货。于是大家都起身,小爱和供销员、表姐、小宁走在一起。

一路上供销员一直是那种沉着的、分外谦虚的样子,很自然地和小爱搭话,问几句家常,小爱总是默然地和他保持着距离,虽然她早就想和他无所顾忌地交谈。回来途中,供销员提着沉甸甸的菜篮子(菜钱都是他付的),小爱只顾一个人往前冲,超出了他们五六十米,她内心里有一种东西在瓦解,供销员这样谦逊,真的越来越可爱了,还是大学生,他一定是能够理解她的。

胡妈做了一桌子菜,酒足饭饱后,供销员毫无要走的意思,他向大表姐说起自己近日要到昆明出差,提议小爱跟他一起去。大表姐马上问小爱去不去,小爱感到很突然,不理解供销员的大胆。胡爹似乎喝多了,他竟然一口答应了。他昏昏地把小爱拉到一边说:“这个伢子要得哩!他真会喝酒的,那瓶白酒差不多被他一个人喝完了。”

“喝酒还可以吗?”小爱质疑道,想起大诗人李白就因为酒精的力量,他老婆生下儿子是白痴。

“当然可以,男子汉就是要会喝酒。”胡爹说,“会喝酒才能融入这个社会。你没见他能说会道吗?简直是对答如流,说出来一套一套的,嗯,真不错。”

胡妈坚决反对女儿跟供销员去出差,要去就先打了结婚证!大家都不做声了,这件事不了了之。如果不是胡妈阻止,小爱会糊里糊涂跟去的,因为她所期待的似乎就是男人的这种主动。供销员又提出小爱下午跟他们一起到厂里去玩,晚上到歌舞厅唱歌,明天再去公园走走,因为几天后他就要出差了,理所当然得抓紧时间。大表姐在一旁进言,说这是应该的,青年人唱个歌,游个园,才像个谈恋爱的样子,什么活动都不搞还叫谈恋爱吗?

胡爹胡妈都同意了,供销员那隔着镜片的期待的眼神,促使小爱不由得跟着他们一路出来了。供销员格外大方地喊了一辆的士,小爱有些新奇,她从来没有坐过这种小汽车。可她有些不愿意去他们厂里,因为要在大表姐家过夜,觉得别扭,但去歌舞厅可以和供销员进一步接近,想到他几天后就要出差了,她心里生出一股失落感。

晚上,一行人进了歌舞厅。歌舞厅里五彩缤纷,灯光忽明忽暗。大表姐和表姐夫就像两个孩子,争先恐后地跑上去一展歌喉,都是情和爱的对唱,而平日里他们早已经不再是“哥哥妹妹”,好几次走到了离婚的边缘。此刻他们完全沉浸在卡拉OK这种娱乐中,唱了一首又一首,仿佛不尽情地唱就会浪费了票钱。

小爱看着供销员在歌厅里奔来奔去的殷情样子,有一点感动,但她一直低着头,像是和自己作对似的,就是不愿意融入到他们中间去,不愿意给他们、也给自己制造轻松氛围,这会让她不由自主地忘记自己;而且听着那些醉生梦死的流行歌,她总有种恐惧的感觉,她从不在这种地方放松自己,虽然自己随时都会被这种豪华的场面所俘获,留连着不愿返回。突然,她神经质地抓紧李大年送给她的那张银行卡,抓着它就如同见到了他本人,这让她下定决心把自己别扭的角色演下去,维持住眼前的热闹,她默念着:“李大年,你知道吗,我在这儿,你嘲笑我的庸俗吧!”。

又捱了一段空虚的时间,供销员再次要小爱唱一首。小爱终于同意唱一首《梦醒时分》,并不是因为它格外有深意,而是因为这首歌是刚和李大年在网上认识时她正在学唱的,而且她分明地感到,“梦醒时分”这句话似乎暗示着什么。轮到小爱唱时,小爱格外紧张起来。她屏住气走上去站好,眼前茫然无物,“卡拉OK”的大屏幕仿佛在远处模糊的闪动,她的手脚像被什么束缚了似的僵硬着,放不开。按理说她是毫无羞耻之心,毫不惧怕什么的,难道是因为供销员,因为他,她就不能自已,不可克制地想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标准的初女样?但她唱了起来,竭力用本真的、深沉而哀伤的声音,音量小得像是哼哼,似乎只有她自己能听见,而且高音处完全唱不上去,好几个地方唱走了调。

一首下来,小爱感到刚才那段极其难受的状态终于过去了。然而接着更让她难受了:他们在欣赏过她的声音后,既不赞扬也不批评,都板着脸装出什么也没发生的样子。小爱想自己一定唱得很糟,于是坐立不安起来。大表姐、表姐夫和供销员好像完全沉浸在卡拉OK这种娱乐中,唱了又唱,仿佛不尽情地唱就会浪费了票钱,小爱被他们遗忘了。乏味,无法忍受的乏味。难道是她自己首先乏味吗,小爱不禁自问,想起身走。她故意露出厌烦而乏味的脸相,想让供销员看见,以为他会很懂味地邀她出去,两人去荒凉的小街上走,尽情地走,一直走下去。然而供销员虽然看见了她,却仍然是沉着脸,一副无辜的样子。

小爱急了,干脆起身,在门口站了一会,又转回座位。

四周仍是静悄悄的。她感到耻辱,那么郑重其事地把她叫来,在这样寒冷的夜晚(虽然她并不感到冷),她原以为供销员会有什么出奇不意的表现,至少,他们两人会单独在一起无所顾忌的谈话,敞开心扉地交流。然而供销员除了殷情地递茶倒水之外再没有别的。小爱再一次离开位子,真的出来了。

外面是凛冽的寒风,小爱瑟缩着,提起精神抵抗,但不知往何处去。想到自己真不该蠢里蠢气出来,应该忍受着,不把自己的“怪”展现在他们面前。而青年为什么没有跟出来,自己为什么希望他跟出来……到底她要怎么办 ?供销员这样对待她是对的,因为她没有对他表示任何明显的亲热啊。当然,她绝不会那么女人味十足地,庸俗地向男人献媚。献媚是和艺术相反的劣等情绪。但要男人们或者供销员无视她的严肃甚至丑陋的毫无风情,让他们看上她,几乎不可能。比如,她向任何一个青年毫不掩饰地问“你爱我吗?”然后用一种好不容易才把自己的面子尊严抛得一干二净的、几乎是勇敢的眼神,毫不放过地盯着他们,他们就像活见鬼了似的逃避不赢。而如果她板着脸,装出一副很深沉很正经的样子,问他们看过些什么书,对“集体主义”这种个性怎样看,理想是什么等等,他们又会觉得她是王婆婆的裹脚布,又脏又臭。这样两条路都走不通似的。小爱心里很清楚,这种两难是自找的,是自己的“专利”。

别的女性对于男性总是有办法,谈起爱来“如鱼得水”。其实小爱也知道,自己如果不那么坚持,不那么故意把自己弄得怪模怪样,是完全可以得到一份现实的爱的。她曾经爱过好几个青年,凭着一时的激情冲力和他们接触,甚至……但那些现实的爱,是真正的爱吗?不管男的如何殷情,如何诚恳,实际上是一点也不理解,也不关心,那些“男欢女爱”的苍白的“快活”,只不过是敷衍……小爱沿街走着,一会儿就到了街的尽头,只好转回去。经过歌舞厅门口,她装模作样地站住,看了看那金色的招牌和富丽堂皇的大门,匆匆地走过。

一直走到表姐的厂里,黑漆漆的,没有人。她找到公共厕所,里面亮着一只小而发黄的灯泡。实际上她并不想大小便,这时却像真的有什么事、需要匆匆上一回厕所似的走进去。解开裤头,煞有介事地蹲下来,眼睛立刻看到了脚下那让人恶心的粪沟,一股难闻的臭气冲脸而来。她生出一股阴沉而异样的快意,想到自己撇开了那些冠冕堂皇的人们(即使是恋爱对象)而莫名其妙地蹲在厕所里,实在是件有意味的、极有讽刺性的事。虽然有意味,她却没有在其中久留。

出来后,她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已经没有勇气回到歌舞厅了。几次走到它门口,又若无其事地走过去。当她来回走了好几趟之后,猛然看见了供销员,他正瑟缩着走来,问她干什么去了,让他找了很久。她吱唔着说是出来透透空气,语气严肃而又不失柔和,还有些娇气。听到这个回答,供销员的脸上虽没有明显的鄙夷,眼神却有些飘浮,但他没有对她板起脸,而是还有兴趣似的。小爱激动起来,问他唱了歌吗?感觉怎么样?唱了几次?是不是专唱爱情歌曲?是不是在期待她再去唱,或者两个人合唱,或者对唱?……供销员一时间沉闷着,回答不了小爱这么多的问题。

“你感到乏味吗?”小爱变得多话起来,简直是忍不住要说。

“没有,工作一天挺累的,出来唱唱歌、轻松轻松不是很好吗?”供销员无心地应着。

“在那么多人中间,你感到别扭吗?”小爱心想他不知道她讲的乏味,就是指他这个人乏味,“我喜欢两个人出来走走,谈谈话会好些。”

“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供销员表情疑惑,平淡,眼睛在镜片里面闪了一下。

“你恋爱过吗?”小爱不等回答,又说,“我以为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我不喜欢在所有的人的窥伺下来进行这件事……”

“我恋爱过!但你怎么能这样讲?别人也是出于关心……”供销员说,极力在掩藏脸上克制不住的暗笑。

“让我们在这条街上走一通晚,怎么样?”

“我们还是进去吧,要不然,你表姐会担心的。”

快进歌舞厅大门时,供销员脸上还是那种欲笑又止的表情,突然说,“小爱,你太老实了,像你这种老实的女孩很少。出门在外要放开,要强势,不然在社会上会要吃亏的。你确实太老实了。”

小爱昏糊糊地,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冒出这样的话,就当是他的浅薄吧,她记不住自己说了些什么,可她认为自己根本就不是什么“老实”。想到自己在他眼里只不过是发神经,她有些尴尬起来,一时也想不出往下该说些什么,同时又分明地感到他并没有放弃她,还对她怀着幻想。现在她真希望时间能停留住,让他们俩永远在这条肮脏的小街上走来走去,即使不说话,或者风马牛地各说各的也行。

大表姐和表姐夫上班去了,小爱心烦意乱地走到窗前,拿出日记本,努力想写点什么,却好半天无法下笔。

“爱姨,你这么大了,还写什么字?”小宁一副小大人样地问。

小爱默笑地合上日记,那上面只有几个字,都是关于天气的。

“你怎么还不回去?” 小宁目不转睛地盯着小爱,好像小爱不管做什么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小爱哑口无言,想出去透气,一打开门,竟然看见供销员站在门口,提着两份早点,眼睛放光地直盯着她,她欣喜地随即转身,没料到他这么殷情,感到接下来的时光将不那么难捱。她奔到里屋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来,羞涩地认为自己很丑,无精打采的,特别是乱蓬蓬的头发,被睡眠压得变了形。

小宁毫不客气地接过早点,挑剔馒头的糟糕,问供销员为什么不买葱油饼。

“怕了你了,小人精!” 供销员不服气地说。

“我怎么了,我就是这样,你以为我像爱姨那样好欺负吗?”小宁双手插腰,似乎天生就有一种对“谈恋爱”的领悟。

小爱心照不宣地笑起来,知道小宁是在维护她,因为她总是服从(她还想要更彻底的服从似的)。小宁的表现让事情显得自然起来,缓和了无形的尴尬。

供销员说他就要回厂里开会,但他可以中间溜出来看她,可他足足挨了一个小时,才出门去开会。没多久,他又来敲门,说会还没完,他就先出来了,他想问一下她们准备好了吗?他们现在就去公园。

三个人来到附近的公园,在人迹稀少的小路上漫步。他们看见山脚下有一处游乐场,有秋千、爬竿、滑梯和翘翘板,石桌上还有一付水泥制的象棋。 供销员走到棋盘前说这是一局没下完的残局,他似乎要试着走一两步。旁边有一排爬竿,都是用麻绳做的。他过去了,脱下外衣,仅靠双手,脚没有支撑,这样攀到了绳子末端又徐徐下来,动作潇洒有力,像个健壮的大学生。小爱被感动了,从没有哪位男士在她面前这样纯朴地表演过,她真想上去吻他一下,甚至希望小宁立刻消失,只剩下她和供销员才好。

他们三个继续寻找公园里面好玩的。小宁和小爱去荡秋千,供销员走过来,像人们期待的那样给她们推秋千,秋千荡得很高。小宁还不尽兴,拉着小爱又去坐翘翘板,但比重严重失调。供销员坐在小宁那边,小爱被翘到了空中。他又走过来坐到小爱身后,几乎紧贴着小爱,小爱感觉他那东西在她屁股上颤动似的,她很惊讶,但装作什么也没感到,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反抗,她竟也激动起来,一时间失去了勇气拒绝这种快慰,可是这么容易让他到手,岂不会助长他的骄傲?

小宁被悬在空中,陌生地盯着他们,大喊大叫起来。供销员才从小爱身后跳了下来,那一刹那小爱很失落,感觉又猥琐又渴望。

小宁很不高兴地往前走,似乎在生闷气。供销员乘小宁不注意,一只手搭在了小爱的肩上,小宁一转头他马上松开了,他向小爱会意地微笑,小宁忽然哭起来了,嚷嚷着要回去,供销员不客气地斥责小宁“不听话!蛮讨嫌!下回不带她出来了!”。

小宁越哭越大,用手抹眼泪,小爱连忙去哄她,牵着她的手,她才慢慢不哭。小宁拉着小爱飞也似地跑了起来,还生怕供销员会追来似地回头望,俩人拐进一片树林。小宁很兴奋,小爱也觉得这样在供销员跟前消失符合自己的心情,让他丈二和尚抓不着头脑,让他去找去等吧!哈哈!为了不在交叉路口碰到供销员,她们在小街上躲了好久。

小宁告诉小爱,对人不要太好,要恶,这次她帮小爱摆脱了供销员,小爱应该买一包“旺旺”饼干给她。小宁要小爱从此不要理供销员,小爱还真有点办不到似的,她感到自己刚刚和他在一起谋划,亲近起来,还有了属于两人的秘密。她敷衍小宁,同意不和供销员谈了,同时觉得自己比供销员更虚伪,可她摆不脱这虚伪,不过,才九岁的小姑娘应该是分不出真假的。

回到大表姐家,大表姐就质问小爱:三个人好好的,离厂里才两站多路,怎么就走散了?你们两人真是有神经病。供销员早已回来,已经出去你们两次,此刻又去找去了。

“真的吗?”小爱大笑起来,心想供销员一定不明白她是怎么回事,让他见识见识也好。

供销员终于回来了,一脸和气,并没有表示惊异,说他沿着原路找了两趟。晚饭后,供销员仍在大表姐家停留,小爱就主动邀他到阳台上,感到有必要和他谈谈。

供销员礼貌地搬来两张椅子,两人在阳台上坐下,小爱觉得按照这种趋势,俩人似乎没有不恋爱的理由了,她得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讲出来,如果他因她说出真实而不喜欢她,那她没有办法。而自己的真实想法,最主要的,就是不愿意结婚,人们都说“婚姻是爱的坟墓”,一对真正的爱人是不在乎那一纸结婚证的,像西方的萨特和波伏瓦,是一对终生的恋人,从没结过婚,但他们却永远爱着对方……当然,她知道说这一切是多么虚弱,缺乏说服力,因为这是连她自己也无法做到,甚至不太理解的;但又想,只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下去,将来会明白的。而且这样说出来,可以不至于让供销员误以为她只是个沉默老实的乡下姑娘,让他知道她是丰富多彩的。

大表姐不时笑眯眯地过来查看一下,又走开了。小爱注视着供销员的沉默表情,突然有些紧张了,仿佛害怕因说出这种话而失去这位青年。供销员的眼神里流露着惊讶,她以为那惊讶是他喜欢她的表示,就跃跃欲试地环顾四周,向供销员挤了挤眼睛,就说开了:“你知道吗,我不喜欢别人给我作介绍。我觉得要别人作介绍实在太丑了,年青人都是自己去寻找,去邂逅。”

一时沉默下来;也许只有短暂的十几秒钟,可她觉得时间很长很长,而且是让人无法忍受而又羞耻的很长。她有些急促,有些心虚,像在逃命似的,想到自己其实并没有找到过真正的男朋友,怎么能昧着良心夸口说这些?供销员的眼神闪烁,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情,而是有些迷茫,但他并没有插嘴的意思,只是在听。小爱认为他是喜欢的,他肯定有同感,可他的沉默更使她心慌意乱。但她控制不住自己的嘴,感到还要说话,只有把话说清楚,才会安心。

“我表姐老是问我你怎么样,同不同意,当然你非常好,很稳重,我非常愿意和你交往下去;但是你知道吗, 其实我根本没有要结婚的想法,因为我认为自己没有结婚的资格,因为我没有独立,没有一份正式的工作,我甚至打算不结婚的。都是他们的撮和使我到了这里和你说话。我很喜欢说,而且我们之间也很有必要说一说,所以昨晚在歌舞厅我忽然跑了出来,就是因为我想和你说话,很不喜欢傻气地坐在那里空耗时间。我觉得,人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有点理想,做点正事……我想请问,你是如何看待婚姻的?你知道,现在的婚姻多半不幸福,特别是当两个人因为厌恶而变成仇人互相厮杀的时候;我非常不愿意我们也走到那一步。”

供销员瞪着两只新奇的眼睛看着小爱,嘴巴动了动,似乎要说什么,又沉默了。那眼神无形中逼着小爱,又继续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在说什么地讲下去。她在惶惑中讲着,围绕着自己的不想结婚又讲了一大堆话,全是不可能做到的、让自己感到心虚的大话。她暗暗地感到,自己讲话的样子一定很丑,又隐隐地想到自己的前途,真正是一片黑暗,一切都显得那么遥远不可及。

直到表姐来催供销员回去,供销员仍是那样谦和。他客气地向小爱道再见。小爱说自己明天得回家,供销员就说他会来送她。

小爱很羞耻,因为供销员和表姐们都有工作,总是忙忙碌碌,而她却呆在这里等待,等供销员下班后到来,等他来和她“谈恋爱”,而她则万分无趣地说些大话,她的时间就像是无用的,专为这种无趣而存在似的。她觉得她这样被他们支来唤去,不知道自己成了什么角色。想到明天无论如何得回去,她还是舒坦而随意起来。

===>戳我阅读更多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