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也上前来劝解拉架。“本初,本初。”
袁绍也是懂台阶之人,看见来人相劝,立刻收剑,向众臣拱手,对着董卓就是‘哼’的一声,转头就走。不再回头,就像下定了某种决心一样。
曹操又一次睁大了双眼看着袁绍,目送袁绍离去。心里五味杂陈。想想自己也是汉室良臣,怎就没有这般胆量与决心呢?
董卓也是‘哼’的一声回应,收起匕首对着众臣说:“九月朔日,在嘉德殿行费立大礼,文武百官,务必到场。散了吧。”
曹操也是十分震惊。
董卓之后的生活可谓如鱼得水。马车上与何皇后(后来的何太后)共乘一辆马车。董卓也曾经是正人君子,也不想趁虚而入:“你也不想你的儿子就这样死去吧?啊哈哈哈。”
何太后恐惧害怕,大喊着自己儿子刘辩的名字。为了自己儿子的姓名也只能委身于董卓了。也不知怎的,今日的马车甚是摇晃,比平日里不稳的多。
此事也渐渐传入曹操耳中,曹操也是想起了那日皇宫里救太后的场面,那卓越的风姿就这样给了董卓,曹操心里不愿。但是自己也无能为力。只能怒吼,咆哮。
很快,袁绍被董卓逼出京城,年轻的袁绍在波涛汹涌的江边回望京城。“袁绍啊,袁绍。枉为汉臣,枉食君禄。”
忠汉之士仍然不少。司徒王朗大摆宴席,以自己诞辰之名邀请旧臣。
“啊,诸位请坐,今日乃我诞辰,在座,皆是朝廷旧臣,我,,我~呜呜欧···。”司徒王允越说越泣不成声,泪流雨下。
众臣皆不语,曹操也在席间,也是一头雾水。
马上就有懂事的臣子上前安慰询问:“司徒华诞,何故发悲。”
王允听见有人接话,也不再装模作样的哭泣,而是立刻对着众臣说道:“实不相瞒,今日并非诞辰。”
底下百官喃喃自语:“哎?”曹操也是没明白,一脸迷糊。
王允继续说:“只因想同诸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庆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