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架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字体大小
A-
18
A+
页面宽度
900

第17章

张恒招完人手,新工坊也正式开工了。
还是跟以前一样分为了六个步骤,分别有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部分,禁止私下交流工序,防止泄密。
第一个月工作表现好的亲戚也得到了提拔。
作为主管去负责管理某一道程序。
比如小六子和李威,都升了主管,月钱加了一两银子。
弟弟张远则是成了工坊的大总管,张恒每个月给他八两银子的月钱。
实际上按照明朝的规矩,他们兄弟二人没有分家,张恒其实不用给张远发钱,不过张恒还保留着现代观念。
他不是很喜欢明朝这种大家族共有财产的习惯。
况且,给张远工钱,也让张远工作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
同时这样的制度也是激励了不少亲戚。
没有被提拔的亲戚们都暗暗发誓要好好表现,争取下一次得到提拔。
毕竟成为小主管之后他们的待遇会提升一两银子呢!
工厂正式开工后,张恒需要管的东西就少了。
他着手开始制作起了纺织机。
再有十年,大明朝就要完蛋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就要吊死在歪脖子树上,然后中华大地就落入蛮夷之手。
张恒可不想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要改变未来的轨迹,改变大明朝的现状,避免汉人江山被满清统治的那个结局!
而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
他打算第一步先建立起纺织工厂,将自己的事业初步建立起来。
飞梭织布机就是最好的选择。
这东西原理简单,却可以大大增加织布的速度,迅速发展起纺织工业。
作为一个手工博主,他对这些纺织机械自然不会陌生。
他在家里的桌子上花了半小时,用细毛笔画出了五张图纸来。
“恒儿,你这是在画什么?”
李氏看到张恒在画画,好奇地问道。
张恒笑道:“娘,我打算做一种新的织布机,比你平时用的快几倍的那种。”
“啊?还有这种织布机?”
李氏一脸诧异,有些不相信,若是真有这种东西,她这几十年织的布算什么?
不过想到张恒做出来的肥皂,又让她对儿子有几分信心。
她忍不住好奇道:“恒儿,你这织布机从哪里知道的?”
“游方道士教我的!”
“又是游方道士?他教你这么多啊?”
张恒笑了笑,没再回答这个问题。
他拿着图纸去了铁匠铺,打算把飞梭做出来。
不过他没有交给一个铁匠做,而是把飞梭分成了几个部分,交给不同的铁匠去做,免得别人知道飞梭的秘密。
铁匠铺里,拿到弹簧图纸的李铁锤一脸古怪:
“张公子,你这把铁线绕成这样干什么?”
“你管这个什么?你看这做出来就行,我又少不了你的钱。”
张恒淡淡道。
李铁锤面色一滞,又看了一眼张恒的衣着,知道这是个富贵子弟,他也不敢得罪。
“这东西可以做出来,就是要收三十五文!”
李铁锤说道。
“没问题。”
听到张恒回答,李铁锤也不再多说。
不管张恒做这个东西干什么,只要给他钱就行了,这样财大气粗不砍价的客户也是可遇不可求。
他烧红了铁毡,将其锤打成了细铁丝,然后将其缠绕在铁棍上。
在水中一淬,这一根精铁弹簧就做成了。
张恒拿在手上试了试,却发现几次之后,这弹簧的弹力就下降了,恐怕多按几次就要失去弹性。
“用铁做的不够硬吗?难怪后世的弹簧都是钢做的。”
张恒心中暗道。
他开口道:“这个不行,你用精钢给我做一个吧!”
李铁锤一愣:“公子,这精钢可就不是这个价了。”
“多少钱?”
“少说一钱银子。”
“行,你做吧,还有钢丝再细一些。”
“好!”
李铁锤有钱拿自然也不吝啬力气,再次拉起风箱,开始用精钢做弹簧。
最后让李铁锤做了好几根弹簧,张恒终于得到了满意地,弹力最大的弹簧。
弹簧做好之后,其他部件就简单了。
张恒分别又找了几个铁匠,分别打造了导轨等东西。
再找木匠做了一台织机框架,这织机比明朝的传统织机宽了一倍,又将飞梭用木板挡住,不暴露飞梭结构。
织机做好之后,张恒从母亲李氏处拿了一些棉纱。
试着操作了一遍,半个时辰的时间,张恒就织出了两尺宽布,这个速度是明朝织布机的两倍!
而且本身这个织布机织出的布就是明朝织布机的两倍宽,相当于比明朝织布机快了四倍!
李氏在一旁看着张恒在那里操作这个新的织布机,脸上越来越震惊。
她织了三十多年的布,速度比其他人还要快一点,这也是她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事情。
可没想到,仅仅靠着这个机器,即便是张恒这样的新手也能织布这么快!
若不是亲眼所见,她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
这机器太神奇了!
李氏忽然叹了一口气,有了张恒做出的这种新式织布机,自己唯一的手艺反倒是没了用武之地。
要是早有这种机器,她三十年得织多少布?
她看着张恒这个儿子,眼中又露出骄傲来。
先有肥皂,后有织布机,她这个儿子总是充满了神奇!
那位神秘的游方道士也不知道为何对恒儿这么好,教他这么多神奇的东西。
张恒一点也不奇怪母亲的表现。
这种划时代的东西,谁见了都得大吃一惊。
现在他心情大好,做出了飞梭织布机,大概三两银子的成本,他现在身家也足够做个几百台。
他打算先做个四百台飞梭织布机,建一个厂房,招四百个织布工人,先建立一个织布厂!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厂房了。
城内肯定不行,纺织厂需要大量面积,城内没有这样的地方。
只能去城外建立大型厂房。
明末的天津并不安全,每隔几年女真人都要破关掠夺京畿一次,天津距离京师很近,肯定逃不过。
因此厂房建在城外并不安全。
但张恒想了想,也没有其他办法,女真人每次都从西边破关,杀到天津需要时间。
只要提前得到消息就能把织机转移到城内。
至于厂房则是不值钱的东西,就算毁了也能重建!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72887

===>戳我阅读更多章节<===